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三基-生理学电子版41.何谓血压。血压受哪些因素影响。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称血压,用mmhg表示。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影响血压的因素有:(1)心排血量。主要影响收缩压。心捧血量增加,收缩压升高;反之降低。(2)外周阻力:主要影响舒张压。外周阻力增加时,舒张压刀.高;反之降低。外周阻力又受小动脉口径的影响,小动脉口径变小时,外周阻力增加;反之则减小。(3)大动脉弹性:主要影响脉压。老年人大动脉弹性降低时,脉压增大。(4)心率:若搏量不变,心率加快则使收缩压升高,如果心率太快,超过180次/min,则心窒舒张不完全,可使舒张压升高更明显,致使脉压降低。(5)血量/……查看全文>>
字数:6053下载WORD

第二章硬骨鱼的解剖和生理一前言这一章的目的是在把硬骨鱼类的解剖和生理的大纲介绍给读者,使读者能够在病理组织中所发生的同时也了解鱼组织病变的机转。鱼类的许多基本功能与其它脊椎动物甚相似,所以有关哺乳动物的知识对于了解鱼的功能上也有所帮助,但不能将硬骨鱼类看作为哺乳动物的原始形态。其实鱼类是进步的脊椎动物,在演化上较近代发生的动物,而且也广布到不同的生存区域。事实上,硬骨鱼包括不同的种,比任何一科的脊椎动物所含的种都要多,因此许多原则性的结论的真正价值都不甚确切。但主要被研究的鱼种并不甚广,因此有利用价值的结论还是可以获得的。在这里,我们主要着重的是在于熟悉的哺乳动物的解剖和生理的差异方面。……查看全文>>
字数:20584下载WORD

一名词解释1水势,每偏摩尔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符号¢w2渗透势,由于溶液溶质颗粒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势降低值。符号¢s用负值表示,亦称溶质势。3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4蒸腾速率,又称蒸腾强度,指植物在单位时间内,单位叶面积通过蒸腾作用而散失的水分量。(g/dm2*h)5蒸腾比率,植物每消耗1kg水所形成的干物质重量。(g)6蒸腾系数,植物制造1g干物质所需水分量(g)。又称为需水量。它是蒸腾比率的倒数。7水分临界期,植物对水分不足特别敏感的时期。8矿质营养,是指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与同化的过程。9灰分元素,亦称矿质元素,将干燥植物材料燃烧后,……查看全文>>
字数:6451下载WORD

第八章尿的生成和排出第一节肾的形态解剖&肾血流量肾脏只受交感神经支配。-1-madeby程鹏飞第二节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超滤液。血液除蛋白质分子外被滤过进入肾小囊腔。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每min)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取决于有效滤过压、滤过系数。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的比值。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囊内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越靠近入球小动脉端,有效滤过压越大。影响有效滤过压的因素:1)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2)囊内压3)血浆胶体渗透压4)肾血浆流量5)滤过系数kf=ks(k是滤过膜的有效通透系数,s是滤过膜的面积)第三节肾小管和结合管的物质转运……查看全文>>
字数:760下载WORD

[提要]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尤其是生理学。PBL教学是问题驱动的学习方式,没有严格的定式,然而其教学材料是基于问题,主要采用的是临床相关问题。在这种教学实践中,参与的主体有学生和教师,作为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既有其优点,也有其不足之处。该文现就这些问题做一些总结、思考。[关键词]PBL;生理学;教学方法;教师;学生近年来,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一直是国内外生理学教学常用的方法之一[1-2]。作者从事生理学课程教学以来,积极尝试各种教学方法,所在单位也一直积极地开展并改进PBL教学法和手段。本文就生理学PBL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做了一些……查看全文>>
字数:2972下载WORD

摘要。当前,职业教育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中具有突出地位。狠抓教师、教法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突破口。在高职医学院校中生理学是一门医学基础学科,在医学各专业学科的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生理学研究的主体是人体功能及其活动规律,其理论和技术已经融入生命科学各领域,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发挥纽带作用。为此,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升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成为高职院校生理学教学中的核心目标。关键词:思维导图;高职医学院校;生理学1生理学课程特点及教学中的困惑生理学是研究生命活动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讲理”是生理学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任务,从基本概念或现象逐步阐述其规律和机制,……查看全文>>
字数:2634下载WORD

摘要。生物化学和生理学是高等院校生物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两门课程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介绍生命有机体,但两者在内容上又有所交叉和重复。传统的分科教学存在着相同内容重复教学,相关知识点割裂无联系等弊端。文章从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的紧密联系进行论述,提出了生理生化协同教学的新模式,并对两门课程协同教学的可能方式进行了探讨。关键词:生物化学;生理学;协同教学;交叉融合;教育改革生物化学和生理学是高等院校中生物类专业的基础课,其相关学习为学生们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这两门课程也是生物学相关专业的三大基础课程中重要的科目,是考研中的必考科目,学好这两门课程对于学生未来进一步的学习也至关重要。这……查看全文>>
字数:4536下载WORD

a1.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常用的简便指标是:a.阈电位b.时值c.阈值d.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e.刺激的频率c2.以下关于na+-k+泵生理作用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逆浓度差转运b.将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c.又称生电性na+泵c.防止水分子进入细胞内+e.造成细胞内低ka3.由肾小球滤过的nacl主要在何处重吸收:a.近端小管b.集合管c.远端小管d.髓袢升支粗段e.髓袢细段a4.心动周期中,从动脉瓣关闭到下一次动脉瓣开放的时间相当于::a.等容收缩期b.心室射血期c.心室舒张期d.心室射血期+等容收缩期e.心室舒张期+等容收缩期d5.肺顺应性增大可反映:a.肺弹性阻力增大b.肺表面活性物质……查看全文>>
字数:9432下载WORD

第一篇:绝对的精辟精湛。生理学重点总结(自己整理)(范文模版)生理学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绪论一、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二、内环境和稳态:体液量(占体重的60%):细胞内液40%、细胞外液20%(组织液、血浆、淋巴液等)1.内环境。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2.稳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等)的相对恒定状态称为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三、生理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神经调节是主要调节形式,基本过程:反射。完成反射活动的基础是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神经调节的特点是作用迅速、……查看全文>>
字数:26366下载WORD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20分)1.i型呼吸衰竭血氧指标诊断标准为a.pao2低于30mmhgb.pao2低于40mmhgc.pao2低于50mmhgd.pao2低于60mmhge.pao2低于70mmhg正确答案:d2.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典型表现不包括a.中心静脉压降低b.心输出量降低c.动脉血压降低d.肺动脉楔压增高e.外周阻力增高正确答案:d3.肝性脑病病人血中芳香族氨基酸含量增多的毒性影响是a.支链氨基酸浓度减少b.引起酸中毒c.能源物质减少d.生成假性神经递质e.对神经细胞膜有抑制作用正确答案:d4.肝硬化患者哪种饮食易诱发肝性脑病a.高脂饮食b.高钙饮食c.高热量饮食d.高蛋白饮……查看全文>>
字数:51850下载WORD

第一篇:病理生理学讲稿6第九章休克复习提要一、微循环的组成和生理特点(一)微循环的概念(二)微循环的组成(三)微循环的基本功能(四)影响微循环血流量的因素:二、休克的原因和分类(一)休克的原因(二)休克的分类:1.按始动环节分类①低血容量性休克②心源性休克③血管源性休克④神经源性休克2.按血流动力学特点分类①低排高阻型休克②高排低阻型休克三、休克的发生发展及其机制(一)休克i期1.微循环变化特点2.微循环改变的机制①引起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的因素②不同器官血管对交感神经兴奋和儿茶酚胺增多的不同反应③参与缩血管作用的其它血管活性物质3.微循环改变的后果①维持动脉血压回心血量及循环血量的增加心……查看全文>>
字数:1503下载WORD

名词解释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重点研究疾病中功能和代谢的变化,是沟通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的桥梁。发热。是指在致热源的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sp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过热。是指由于体温调节障碍或散热障碍及产热器官功能异常而引起的非调节性体温升高。内生致热源。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体内某些细胞被激活,产生并释放的致热物质,又称为白细胞致热源。脱水热。因皮肤蒸发的水分减少,受散热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体温升高,称为脱水热,常见于高渗性脱水。脱水征。是指由于血容量减少,组织间液向血管内转移,使组织间液减少更为明显,因而病人皮肤弹性减弱,眼窝和婴幼儿囱门凹陷的现象……查看全文>>
字数:5043下载WORD

第一章骨骼肌的功能一、名词解释1.肌小节。两条z线之间的结构,是肌纤维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2.神经—肌肉接头。兴奋由神经传到肌肉的结构装置。3.运动单位。一个x运动神经元和受其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最基本的肌肉收缩单位。二、简答题1.简述肌肉兴奋收缩偶联的过程。答:肌细胞膜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之间的中介过程:(1)肌膜产生ap(动作电位),由横管传到三联管;(2)肌浆网中ca2+的释放,使终池膜上的钙通道开放,终池内的ca2+顺浓度梯度进入肌浆,触发肌丝滑行,肌细胞收缩;(3)肌质网对ca2+的再回收,肌肉舒张。2.简述骨骼肌收缩舒展的分子结构。答。兴奋——收缩耦……查看全文>>
字数:19171下载WORD

其实,不仅对邱少云,对其他很多军人的顽强毅力和坚定的意志力,一般人可能也理解不了。比如,丁晓兵在战场上一条右臂被炸得只连着一点皮肉,他竟然拔出匕首,自己割下自己的断臂别在腰间,和战友们扛着俘虏,冒着敌人的炮火翻山越岭近4个小时才撤回来,身后留下了一条3公里长的血路,这是用某些人所引用的“生理学”能够理解的吗。战争年代,革命先烈被俘后,往往被敌人施以毒打、刀割、挖指甲盖、灌辣椒水等酷刑,却依然能够咬紧钢牙,这是用某些人所引用的“生理学”能够理解的吗。抗日名将杨靖宇被围困在冰天雪地完全断粮五天五夜,他牺牲后敌人残忍地将他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这是用某些人所引用的“生……查看全文>>
字数:3741下载WORD

第一篇:植物生理学第03章植物的光合作用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本章内容提要碳素同化作用有三种类型。细菌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以及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是地球上规模最大的转换日光能的过程。高等植物光合色素主要有2类。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光合色素就存在于内囊体膜(光合膜)上。光合作用可分为三大步骤。(1)原初反应,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的过程;(2)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合成的atp和nadph(合称同化力)用于暗反应;(3)碳同化,将活跃化学能变为稳定化学能。碳同化包括三种生化途径。c3途径、c4途径和cam途径。c3途径是碳同化的基本途径,可合成糖类、淀……查看全文>>
字数:74617下载WORD

第一篇:植物生理学第02章植物的矿质营养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本章内容提要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转运和利用(同化)是植物矿质营养的基本内容。通过溶液培养法,现已确定碳、氧、氢、氮、磷、钾、钙、镁、硫、铁、锰、硼、锌、铜、钼、氯、镍17种元素为植物的必需元素。除碳、氧、氢外,其余14种元素均为植物所必需的矿质元素。这些元素又可分为大量元素(≥0.1%dw)和微量元素(≤0.01%dw)。植物所必需的元素的标准有3个。除必需元素外,还有一些元素为有益元素和稀土元素。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有三方面的生理作用。(1)是细胞结构物质的组成成分;(2)参与调节酶的活动;(3)起电化学作用和渗透调节作用……查看全文>>
字数:76428下载WORD

董登峰(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南宁,530005)摘要:代谢物是生物体受遗传控制和环境影响的最终表达产物,以全体代谢物(代谢物组)为研究对象的代谢物组学是继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后必然出现的又一门“组学”技术。本文综述了代谢物组的检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等以及这些技术在植物目标分析、基因功能、代谢途径和代谢工程、整合植物学、信号转导等研究中的应用和前景。关键词:代谢物组学,方法,植物学,应用metabolomicsapproachesandtheirapplicationtoplantscienceabstract:metabolitesaretheendproductsofbiologicalsy……查看全文>>
字数:12833下载WORD

第一篇:植物生理学第04章植物的呼吸作用第四章植物的呼吸作用本章内容提要:呼吸作用将植物体内的物质不断分解,提供了植物体内各种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和合成重要有机物质的原料,还可增强植物的抗病力。呼吸作用是植物体内代谢的中心。呼吸作用按照其需氧状况,可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大类型。在正常情况下,有氧呼吸是高等植物进行呼吸的主要形式,但至今仍保留着无氧呼吸的能力。呼吸代谢通过多条途径控制其他生理过程的运转,同时又受基因和激素、环境等通过影响酶活性所控制。呼吸代谢的多样性是植物长期进化中形成的一种对多变环境的适应性表现。植物呼吸代谢集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为一体,是植物生长发育得以顺利进行的物质、能量和……查看全文>>
字数:74617下载WORD

a.运动共济失调b.肌张力减弱c.平衡失调d.安静时出现震颤,做精细运动时震颤消失e.以上症状可由大脑皮质代偿而缓解73.下列哪项是人类新小脑受损时所特有的症状a.肌张力降低b.偏瘫c.静止性震颤d.意向性震颤e.位置性眼震颤74.下列关于小脑前叶功能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接受大脑皮质发出的冲动b.接受躯体传入冲动c.影响运动神经元的活动d.不影响γ运动神经元的活动e.调节肌紧张75.震颤麻痹的主要症状有a.感觉迟钝b.肌张力降低c.意向性震颤d.运动共济失调e.静止性震颤76.震颤麻痹主要是下列哪个通路受累的结果a.纹状体-黑质γ-氨基丁酸易化通路b.纹状体-黑质γ-氨基丁酸抑制通路c.黑……查看全文>>
字数:13289下载WORD

分析“极点”和“第二次呼吸”产生的机制。答:“极点”及其生理机制进行具有一定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周期性运动时,在运动进行到某一段时程,运动者常常产生一些难以忍受的生理反应,例如: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心率急增等,这种状态称为“极点”。(2分)“极点”是机体在进入工作状态阶段产生的生理反应,其原因主要是内脏器官的功能惰性与肌肉活动不相称。这不仅影响神经肌肉的兴奋性,还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循环系统活动紊乱,这些功能的失调又使大脑皮层运动动力定型暂时遭到破坏。(3分)“第二次呼吸”及其生理机制“极点”出现后,如依靠意志力和调整运动节奏继续运动下去,不久,一些不良的生理反应便会逐渐减轻或消失,动作变得轻松有力……查看全文>>
字数:38373下载WORD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