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加强干部日常考察的思考

“欲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要选好人、用好人,切实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考准考实考全干部是基础。在新形势下,科学规范和切实改进干部考察工作方法,探索完善日常考察干部制度,健全日常考察与定期考察、任职前考察相互衔接、相互印证的工作机制,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题中之义。

一、基本现状——优势与劣势并存

实践中,现阶段考察工作基本上采取集中性、突击性考察的方式,它的优点是,就领导干部队伍整体而言,能迅速获取考察对象尤其可以是每个领导干部的基本信息,覆盖面较广,而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马上能“考以致用”。但是,现阶段考察方法也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弊端,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出现考察失真失实的现象。其弊端主要表现在三个“不够”上:

1、信息不够客观。集中性、突击性的现阶段干部考察方法,考察时间相隔一般较长,而真正用于考察的时间又很短,而正是由于这一长一短两个时间上的矛盾,间接造成了在这考察之间发生的行为和事件,如没有及时发现并加以固定,这些行为和事件及其折射出来的信息,时间一久,大家会逐渐淡忘,由此加大了信息传递失真的风险。

2、信息不够全面。受客观因素影响,集中性、突击性考察时,谈话对象和测评对象极易记起并反映近阶段考察对象的德才表现,对历史表现相对容易忽略,形成了管理学中的“近因效应”。实践证明,大家往往容易原谅三五年前犯小错的干部,而不大会马上原谅刚犯小错的干部。由此收集的干部信息,难以满足“从本质、从主流、从发展看干部”的要求,容易因评价干部平面化而造成片面化。

3、信息不够真实。干部考察特别是任职前考察时,一些参与考察的干部群众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做“好人”、担心考察人员跑风漏气、害怕被打击报复、嫉贤妒能等复杂心理,由此“不想讲、不愿讲、不敢讲”真话。另外,由于集中性、突击性考察对平时、一贯表现考察了解得不够深入,造成“拉票”行为有制度漏洞可钻,使参与考察对象碍于情面评价考察对象时往往把成绩最大化、把问题最小化。

二、制约因素——内因与外因叠加


(未完,全文共2774字,当前显示84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