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人才流失背后的家国观] 我国人才流失的原因

进入21世纪,经过一代代中国人的积极探索和奋力追赶,世界再次听到了中国的声音。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使我们的脚步更加自信和从容。然而,一种现象却令我们揪心,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的《2007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显示:超过70%的中国留学生选择了移民海外。这样的数据显示了中国大量文化、科技人才外流的严重性。而一些曝光度高的明星的移民更是引起了国人的极大关注。我们的头脑里不禁打起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这究竟是为什么。

1955年,火箭专家钱学森从美国返回中国大陆。他的回国,被媒体宣传为新中国巨大活力和号召力的体现,也衍生了很多传奇:美国高官称钱学森可以抵五个师的战斗力;中朝与美国谈判,用美国战俘换取对方对钱学森的放行……

这些神乎其神的传说,大多已被证伪,惟一合理的解释是冷战时期中的宣传需要。但从中探究中国人对归国人才的态度,却大有微妙处。钱学森半个多世纪在中国的知名,大多源于他的爱国形象,而不是他的专业技能。从而显示在国人眼中,对一个人好坏亲疏的划分,先要看其政治立场和国籍的选择。

这样的心态,并没有因为冷战的结束而改弦更张。十几年来,前乒乓球运动员何智丽远嫁日本,斯琴高娃、张铁林、李连杰、巩俐等明星移民海外,都遭到了不少媒体和公众的指责,甚至是谩骂。

但平心而论,这些指责却大可商榷。对这些名人最多的指责,就是“不爱国”。中国人是个喜欢“爱国”的群体,“不爱国”乍听起来确实是个重罪。即使那些移民的男女名人,有时也极力辩护,以证明自己还是“爱国”的。

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国”是什么。

事实上,被人奉为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儒家,对国别迁移的问题却看得十分宽松,充满了世俗智慧的权变。孔孟两人都有长时间在各国游说的经历,他们以没有德君行道为耻,而并没有对自己朝秦暮楚而耿耿于怀。

《论语》说得很清楚,“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还说“邦无道,乘桴浮于海”。这里的“邦”,大致可以理解为现在的“国”。在儒家先哲看来,哪里可以安身立命,施展平生所学,哪里就是值得留下的“国”,而不是非要待在率兽食人的“危邦”,吊死在一棵歪脖树上。


(未完,全文共2782字,当前显示89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