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党校学员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三篇

1磨砺初心砥砺前行----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一部由29名采访对象口述汇集起来的采访实录,受访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再现了青年习近平扎根陕北黄土高原,七年来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情同手足、血肉相连、鱼水交融的青春面貌。细细读来,酣畅淋漓,我们看到了新闻媒体以外的习近平总书记,看到了他饱尝生活酸甜苦辣,经历诸多荆棘坎坷却为民谋福的身影。

七年的知青生活,发生在总书记一生中最宝贵的年纪,七年艰难困苦的知青岁月,为总书记担当党和国家大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梁家河的土地上,总书记经历过磨难,也得到了锻炼;历尽了艰辛,也赢得了赞赏,他把汗水和理想献给了那块土地,他把自己看作了黄土地的一部分。

毋庸置疑,本书是当代青年人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鲜活教材,也是当代青年人励志成才的重要典范,还是当代青年人绽放青春光芒的党史宝典,更是当代青年人汲取知识真理的精神宝藏。

书中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栩栩如生,每一个故事都真实感人,每一句话语都朴实无华。尤其是青年习近平的鲜明形象和独特魅力,可亲可敬、可歌可叹,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非志无以成才。一个15岁的青年,突然从繁华喧闹大城市来到人烟稀少的小村庄,面对身体上、生活上的种种不适应,心理落差可想而知。但他没有因为困难重重而退缩,没有因为环境艰苦而消沉,而是在真正融入梁家河的农村生活、深切了解农民生活现状后,立下了为群众做实事的理想。因为有了这个初心,青年习近平克服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逐渐成长为梁家河的好后生。

唯有初衷不改,方能脚步不停。在这个有些浮躁张扬、充斥着速成捷径的社会,总书记下决心扎根农村,立志改变梁家河面貌的故事,就像夏日里的一股清泉,甘甜明澈,解理想信念之渴。作为人民警察,也应该像青年习近平一样,时刻对人民群众充满深厚的感情,心里装着老百姓,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扎实做好本职工作。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事做起,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恪守从警誓言。

非学无以广才。能力素质是经过不断学习思考积淀而成的。梁家河村民武晖说:那时候,我喜欢到知青窑洞去玩,发现近平的炕沿上、铺盖上、枕头边都是书。有时候上山干活,近平兜里也会装一本书,中间休息的时候大家聊天,他就一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津津有味地读书。知青王燕生回忆道:近平每晚都会凑在用墨水瓶做的煤油灯前读书,脸都被烟熏黑了,也没有放弃学习。农村知青生活,白天劳动强度大,到了晚上已经疲惫不堪,尤其是当上村支书后又要操心村子里的事,但青年习近平总能静下心来读书学习,他对学习保持着浓厚的热情,有着戒不掉的书瘾。

总书记与青年学生座谈时曾讲过30里借书,30里讨书的故事,令人动容。在物质生活、信息获取手段都已极为丰富的今天,很多人都有学习乏力、思维懒惰的坏习惯,对比总书记当年在生活艰苦、环境恶劣的条件下仍能刻苦学习,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深刻反省,看看学习上是否过于慵懒放松、思想上是否太过安逸懈怠。学习是干好一切的前提和生命线,做任何工作都不能放弃学习。社会在发展,历史在进步,知识在更新,公安工作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公安民警,更要紧紧把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强政治、业务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技能和自身素养。


(未完,全文共4943字,当前显示141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