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庆祝建国70周年征文展示2篇

慈母与贤妻的三迁住房

(金港后塍中心社区季诵华)

过去,我家很穷,真正是“上无半片瓦,下无锥尖地。”从记事起,慈母就三次搬家。从租住的地主家的房,到房管所租住的屋,再到向人家的私宅暂租,都因租时间不长而再三搬家。房屋越搬越小,家具越搬越少,思绪越搬越愁。人曰“孟母三迁”住房为子读书,而我慈母“三迁”住房实属“生活所逼”。当我结婚成家后,我那贤惠勤俭的娇妻从造房、买房到从乡下迁到市区的“三迁”住房,却是沐浴了改革开放的春风。从我慈母的“三迁住房”,到贤妻的“三迁住房”对比,堪称建国七十年来,中国广大百姓生活变化的一个缩影。

慈母“三迁”

儿时,我家租住在一户地主家房子。因为生活困难,父母亲整天忧愁。而儿时的我,住了别人家的房子还不知道啥是忧愁。只记得那房子有一个“天井”,给我童年留下的印象最深。冬天在天井里扒开积雪,用罩篮抓麻雀。夏季在天井搁副铺板,躺在那铺板上面,边乘凉,边数着星星听父亲讲“牛郎织女”的故事。白天,到后边一条叫“汤家河”的小河边摸螺蛳,汏冷浴。后来,渐渐长大了,而且要搬离这所房子,才知道自己没有房子是多么的烦恼。

后来,我家搬到了一处房管所所属的大杂院内。这所大杂院里住了不少人家,我们全家就挤在最后一进的楼上一小间,用来当作卧室房间。在一间既是公共过道,又是两家人家共用当作厨房的地方,放一台煤球炉,就算烧饭的灶间。一家五六个人,真不知道怎么安排才好。幸亏哥哥去江阴一个厂里上班,住在厂里宿舍。我也考取了南京一所学校,离家去了南京。家中父母亲和两个妹妹勉强能挤挤,艰难地生活。

等到我上世纪60年代从学校回来,不知那所大杂院有啥用,住户全部撤离,我的家又迁到南街一间私人的房屋中了。这下更惨了,一共两间房子,我家和另一户也是无房户,每家一间。一间房子从街面到后边,前后隔成“三格”。前面一格算是“客厅”兼“厨房”,第二格算“主卧”及放水缸、米缸、衣柜之类。第三格只剩2米左右距离,只能勉强放一张竹榻,是作为我睡觉的地方。隔壁同是租房户讲悄悄话,双方都能听到,如同一家人。那时,父母亲均患疾病,家中生活十分困难,加上居无定所,已经步入成人的我,感觉到了生活的艰辛,多么想拥有自己的住房呀。


(未完,全文共3647字,当前显示91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