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庆祝建国70周年征文5篇

【篇一】

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一直是外婆带着,直到上幼儿园。在80年代的农村,幼儿园并没有什么小班、中班,娃娃到了5岁直接念一年学前班然后就可以进入小学。

“俊儿,回来吃饭了……”外婆的呼喊声回荡在整个村子里。在那个年代,科技还没有那么发达,信息传递基本靠嗓子,而每一次我跑出去玩都是在听到外婆的喊声后回家。

读小学后的每个寒暑假都是在外婆家度过。记得好像是自己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村子里安装了第一部座机,常年在外打工的舅舅逢年过节会打电话回来,那个时候,每到过节外婆就带着我守在村长家等舅舅的电话。记忆中,十多分钟的通话时间,外婆说得最多的是:“你们在外好不。要照顾好自己,不要担心家里,要保重身体等等”之类的。

那个时候的自己觉得外婆好啰嗦,每次接电话说过去说过来还是那些话,当时的我却读不懂那些啰嗦里面的担心和牵挂。

读初中后,很少去外婆家了,外婆家也安装了属于自己家的座机,就不需要逢年过节再去守在村长家了。那个时候,外婆不认识字,当时座机安装好后,爸爸给她讲了好久0—9这几个数字和怎么接打电话,挂座机的那堵墙上也歪歪扭扭地写着我们的电话号码。每天到了晚上9点,我家的电话会准时响起,我知道是外婆打来的,也知道外婆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吃饭了没”,因为白天外婆都要在地里干农活,只有到了晚上才有空在家打电话。

在我读高中的时候,在外打工的舅舅为外婆带回了第一部手机,那个时候的手机除了多了随身携带和收发短信的功能,也只能接打电话,可对并不识字的外婆来说,收发短信也没多大用处,唯一方便的就是她在外做农活休歇间也可以和她的几个子女通话。

在我们都成家立业后,回外婆家的次数是越来越少,即使是通话也难以抚平外婆对大家的思念与牵挂。

就在两年前,国庆回老家时,我给外婆买了一部智能手机,并申请了一个微信账号,一开始,我教外婆如何发语音、通视频,外婆说:“这智能手机可真好用,都还可以看到人。”然后外婆看到微信群里在发照片,她也很羡慕,让我也教教她怎么用手机拍照。于是,我一遍一遍地给外婆演示。外婆的第一张手机照片,就是拍的我的孩子在她院子里嬉戏的照片,临走回单位的时候,外婆提出,我们用手机拍一张全家福吧,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我们还是在外婆的提议下,用手机拍了我们这十多年来的第一张大全家福。

在我们的眼里,现在通讯、交通是那样发达,家人可以随时打电话、通视频,感觉专门拍张大全家福就显得格外“做作”了,我们却忽略了外婆对团圆的渴望。

现在,外婆玩她的智能手机越来越溜,家里的谷子黄了,外婆会拍照发群里;玉米丰收了,外婆也会拍照发群里;外婆做了好吃了的,同样会拍照发群里。

时代在变,从外婆的呼喊声,到现在的智能手机,短短几十年,我们见证着一个又一个奇迹。时光飞逝,岁月如歌,留给我们的是那些闪闪发光的回忆与埋藏在心底的温暖。

外婆,我想您了。希望您能长命百岁,与我们一起见证更多的时代变迁。

【篇二】

当我翻开相册,总能看到一张照片,照片上的我紧握着一辆老式弯梁车的把手,俨然一位“骑手”。这辆弯梁车曾经是爷爷的座驾,在我的记忆中,爷爷时常讲起自己作为厂里优秀职工代表接受表彰时获得该车的激动情景。在他眼里,当时这辆车的价值不亚于一辆小汽车。那时的爷爷,应该不会想到,今天中国小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2亿辆,小汽车走进了千家万户。车轮滚滚里,有我的记忆,也有国家七十年的变迁。


(未完,全文共7315字,当前显示138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