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标志着我们党在执政治国方略和思路上认识的深化。深入贯彻执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要求我们加深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的科学理解。

当前理论界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的理解有一些差异,有些同志理解得较为宽泛。为了探讨的方便,这里先做些历史考察。

和谐,在现代汉语中具有协调、融洽、合作等意义。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其内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许多汉语成语,如“和衷共济”、“厚德载物”及俗语“和气生财”、“和为贵”都是对这种和谐精神的注解和说明。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八个字:“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就是说,和谐不是指完全同一,而是指事物多样性的有机统一。

中华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对我们处理当代国际、国内事务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近些年来,在我们党的文件中及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中频频出现“和谐”这个词,其指称对象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指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这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报告中讲的“五个统筹”之一。二是指社会内部和谐,如十六大报告中对“小康社会”的阐释,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社会更加和谐”。这其中包括经济与社会发展要和谐,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要协调一致。三是指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和谐,如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形成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四是世界上各种文明之间的和谐。同志在讲到对外关系时,多次提到世界上各种不同的文明之间应当相互并存、共同发展。


(未完,全文共1971字,当前显示62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