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文章标题:宁夏固原北朝丝路遗存显现的外来文化因素:丝路重镇:固原 宁夏固原北朝丝路遗存显现的外来文化因素:丝路重镇:固原.doc-免费下载

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宁夏固原北朝丝路遗存显现的外来文化因素:丝路重镇:固原

[摘要]北朝时期,宁夏固原是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咽喉孔道。随着固原考古工作的深入,该地的丝路遗存的不断被发现,显现出诸多的外来文化因素。[关键词]宁夏固原;丝绸之路;北朝;外来文化

[中图分类号]k8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6-0034-03

魏晋南北朝时期,经过三国鼎立、十六国政权和南北朝的对峙,历史进入了一个大分裂、大动荡,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阶段。北方的诸多少数民族如鲜卑、柔然、敕勒等部族,部分徙居到了宁夏境内。北魏时,宁夏固原称原州,是著名的北方重镇之一,被视为“国之藩屏”。北周时,原州设置总管府,并成为北周政权的“霸业所基”。由于宁夏南部的固原地区地处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咽喉孔道,成为贡使、商贾、僧侣频繁往来的重要区域。当时途经原州的丝路有两条,①一条为从长安出发通往西域的东段北道,另一条为连接平城往返凉州的鄂尔多斯南缘路,而原州正好处于两条路线的中心位置。北朝时期,这两条路线将我国北方地区与地中海、伊朗高原、中亚、蒙古高原、朝鲜半岛、日本海岛紧密联系起来。宁夏境内这一时期的考古发现集中在固原地区,正是由于地理上的这一优势决定的。近年来,固原地区丝路遗存的不断发现,显示了固原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

宁夏北朝时期的考古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4年,在彭阳县姚河村出土了北魏�标墓志砖,落款为“大魏景明三年岁次壬午”。②景明三年即502年。据考证,墓志的主人为徙居高平一带的北方少数民族。③该墓志是我国出土较早的墓志之一,也是我国书法艺术从篆隶向行楷转化过程中的标准魏体铭刻,字体苍劲有力,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2001年,彭阳县新集乡出土墓表一方,圆拱形碑额篆书“墓表”二字,正面隶书志文72字,内容为“秦故领民酋大切门将、袭爵兴晋王、司州西川梁阿广,以建元十六年三月十日丙戍终,以其年七月岁在庚辰廿二日丁酉,葬于安定西北小庐川大墓茔内,壬去所居青岩川南卅里”。这块墓志立于十六国时期的前秦建元十六年(380),是宁夏境内出土最早的墓志,也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早期墓志之一,具有很高的文物考古价值。

一、北朝丝路遗存的发现

在宁夏固原境内发现有北魏时期墓葬四座,分别为固原北魏漆棺画墓、④彭阳县新集北魏墓、⑤固原三营镇和寨科乡北魏墓。⑥北魏漆棺画墓是一座大型夫妻合葬墓,随葬品丰富,有木棺两具,男棺上有精美漆画,为美术考古方面的重大发现。漆画内容丰富,棺盖中线从头到尾,绘有象征天河的金色长河。棺盖前端绘有对称的两座房屋,屋顶上分别绘有红色太阳和白色月亮;左屋榻上坐一头戴黑色高冠的中年男子,榜题“东王父”三字。右屋内为一中年女子,榜题残缺,可能为“西王母”三字。漆棺前档绘身着鲜卑贵族服装墓主生前饮宴图。漆棺侧板分为上、中、下三栏,上栏为孝子故事画,中栏为联珠纹装饰性图案,下栏为狩猎图。据研究,漆棺画表现了墓主人长生不老、死后升仙的神仙思想。漆棺上的孝悌故事,构成了后世连环画的雏形,是连环画最早的一例,在我国连环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彭阳新集北魏墓,是宁夏境内发现最早的有天井的墓葬。出土品以陶俑为大宗,一组是以牛车为中心的出行仪仗,由武士俑、甲骑具装俑、文吏俑、女侍俑等组成。另一组为鼓吹俑,由吹角俑8件、击鼓俑3件、抚瑟俑和吹竽俑各1件组成。这是以鼓角为主的军乐,当时谓之“横吹”。三营和寨科北魏墓属小型墓葬,出土遗物有嵌绿松石金耳环、金项圈、铜镜及陶罐等。其中嵌绿松石金耳环,采用金叶捶揲,经多次焊接而成,精美绝伦。


(未完,全文共5302字,当前显示146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