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高职院校反思性实践者培养研究】全国28所重点高职院校

摘要。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了既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又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实用型和技术型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高素质的职业劳动者。反思性实践者成为高职院校学生培养与促进学生职业能力提高的思路之一。高职院校反思性实践者的培养具有其自身的特性与价值。

关键词:职业教育;高职学生;反思;反思性实践者;培养

作者简介。全守杰(1982-),男,广西贺州昭平人,广西师范大学2006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资源与公共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8)20-0027-03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等教育。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具备技术应用能力的人才的任务,它为社会培养了既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又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实用型和技术型人才。高职院校为解决中职生简单技能操作能力和本科生缺乏实践操作能力的问题发挥积极作用,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输送了大量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发展高职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客观要求,同时高职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高素质的职业劳动者。在信息社会、知识社会的背景下,知识与技术更新速度加快,社会的发展变化也在加速。在这样的形势下,高职院校需要积极调整思路,为社会发展培养反思性的职业实践者而努力。

一、高职生的职业培养之路:反思性实践者培养的可能性

一般来说,最早将反思系统运用到教育中的是美国教育家杜威,肖恩的研究则是掀起了反思研究的热潮。杜威在1933年出版的著作《我们怎样思维》(howwethink)中,对反思做了界定:“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性的知识,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结论而进行的主动的持续的和周密的思考。”[1](p6)肖恩在1983年出版的著作《反思性实践者:专业人员如何在行动中思考》中,论述了对反思及反思性实践的理解,首次将反思运用到职业研究领域。作为反思性的实践者善于从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对经验和问题进行分析和重新建构,因为“问题不会像一个礼物一样主动呈现给实践者。它们必须从复杂、疑惑和不确定的问题情境的材料中建构出来。”反思是指专业者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建构或重新建构遇到的问题,并在问题背景下进一步探究问题。[2](p63)反思是职业者的一种认识,是对职业活动中的问题或原有观念进行仔细的思考,并建构新的认识。

反思性实践者(reflectivepractitioner)即在职业活动中反思对职业本身和职业行为的认识,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实现理论与实践行为的对接,对职业活动进行建构和重新建构,从而促进职业成长与发展的职业人士。高职院校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具有职业定向,即从整个职业群体出发,进行职业分析,了解职业岗位的主要内容,进行相应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建构,从而建立起某一专业的课程与教学体系。如,汽车技术应用、动漫设计与制作、公共事务管理等专业将以现实的职业岗位状况为基础,着眼未来发展而进行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基于现实职业岗位的高职教育,一方面高职学生通过了解职业岗位,走进职业岗位,模拟、实习或直接顶岗,实现对职业进行全方面的认识、体验;另一方面则是对学生通识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实现高职学生必备理论素养的提升。将职业技能训练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把高职学生培养成为反思性实践者是可能的。

二、高职院校反思性实践者培养的价值


(未完,全文共4206字,当前显示139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