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文章标题:走进潮汕老厝 走进潮汕老厝.doc-免费下载

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走进潮汕老厝

一般说来,人们对潮汕的认识多半源于八大菜系之一的潮州菜,后来,随着特区这一中国特色的名词的出现,人们的脑海里又多了汕头二字。然而,由于汕头地处“省尾国角”,交通不甚方便,人们对潮汕的理性认识反而多于感性认识。

潮汕是我的家乡,暑假里,我随父亲回潮汕探亲,走进潮汕。潮汕的小吃使我感兴趣,潮汕的海使我感兴趣,潮汕的民风也使我感兴趣。不过,在品尝潮菜,踏浪海摊,观赏民宅之后,我感到,最让我回味无穷的,还是那别具一格的的潮汕民居。

虽然我为没有机会去欣赏潮汕的围寨和土楼感到遗憾,但是,我看到了“岭南第一侨宅――陈慈黉故居,千年程洋冈,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港口樟林的新兴街,有岭南“大观园”之称的“南盛里”,还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己略黄公祠,我为看到的一切感到激动、兴奋,那栩栩如生、让人拍案叫绝的建筑物上的木雕、石雕,那有着与北京的四合院类似的古色古香的民居,那狭窄而幽深的古巷,那些遍布于街头巷尾、甚至厝角的老榕树,都使我感受到浓郁的地方色彩、厚重的历史感。

潮汕的村庄大多都是一围围的厝(广东、福建沿海及台湾人称家或屋子为厝),站在高处俯观老厝群,犹如在观赏层层叠叠的海浪一般,气势磅礴,走近它,但觉幽静纵深。听父亲说,这里的厝仍保留着汉唐世家聚居的传统,所以,厝的排列相当紧凑有序,放眼望去,所有厝的一棱一角都可视为一条直线。此外,许多建筑都由石木雕刻装饰,华美精致,给人一种古韵美。我们从建筑的装饰便可得知这家主人的地位高低、富贵与否。

我们到过的有着“富甲南洋”之称的陈慈黉故居,就很有代表性。陈慈黉故居始建于清宣统二年,占地面积2.54万平方米,有善居室、郎中第、三庐书斋等宅第,共有厅堂506间。屋居以典型的“驷马拖车”为主体,糅合西式建筑风格,亭台楼阁,阳台通廊,上有天桥回绕,下有院落穿巷,规模之大,设计之精,堪称侨居民宅建筑的典范。在古朴典雅的建筑群中,处处金漆木雕、石刻、瓷砖、灰塑、图案花纹、精致巧妙,令人赞叹。

当我们来到作家秦牧的故乡探亲时,见到了明末清初粤东第一大港樟林古港一条保存较为完整的老街――新兴街。这条街迄今已有200年的历史,全街长200米,由54间两层楼的货栈组成。栈房内可囤积大批货物,前门临街,后门连接内港,便于起卸货物。据说,澄海樟林在南宋时已有民居,它的发展早于汕头,在中国对外贸易史上显赫一时,也是古“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港口之一,还是古代屈指可数的移民口岸。潮人先民都从这里乘坐红头船飘洋过海到东南亚诸国侨居和通商。有人统计过:1822年至1858年,短短30多年间,侨居暹逻的华人,很快便从4万多增加到150万。新增加部份3/5,即88万人,就是从樟林搭乘红头船出国的。当我徜徉在新兴街上,遥想古港当年的繁华时,不禁问父亲:怎么看不见海。父亲说:早在1875年,英国出版的世界地图上,就标上樟林的名字。那时候,海外的华侨寄信,只写“中国樟林”,家人便可收到。如今,樟林离海8公里,古港的涛声早已逝去,红头船也进了博物馆。樟林已经是平坦如砥,流黛溢翠的平原气象了。啊,我多么想再见父亲的老家樟林的当年英姿。


(未完,全文共12192字,当前显示128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