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小麦机械化生产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临汾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李永昌

小麦是山西省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80万hm2左右,多集中于晋南地区。该地区经济发达,农民文化素质较高,农业机械投资较大,基本实现了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笔者在生产实践中进行了一些调查,小麦机械化生产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的是局部性的,应引起大家的关注。目的是加强农机和农艺学科的结合,通过应用先进农机化技术与装备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小麦生产持续稳定地发展。

1、连续旋耕形成坚实犁底层,造成土壤翘虚麦苗生长不良。上世纪七十年代推广机械旋耕技术,由于其成本较低,表土层细碎平整、田间残存的秸秆、根茬以及杂草被粉碎,为小麦机械化播种创造了有利条件,黄淮麦区很短时间内推广普及。随着该项技术的连年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农田连年机械旋耕,由于旋耕机切刀在机械作业过程中对一定深度的土层连续挤压,形成坚实“犁底层”。特别是晋南水地一年两作区,秋作物收获后,为抢播期立即旋耕,随即播种,造成土壤翘虚。连年旋耕后的麦田,小麦根系浅而小,常因土壤塌陷“掉根”,苗黄苗小生长不良,造成减产。近几年,一年一作旱地区情况有所改善,一部分麦田开始将“施耕+播种”改变为“深耕+耙耱(旋耕)+播种”方式,水地区大多数麦田仍是“旋耕+播种”模式。解决这一问题,各地要根据小麦生长发育对土壤条件要求,本着节约投资,保护农田环境的原则,可推广“小麦少耕生产技术”即“间隔2-3年深松(耕)一次+耙耱(旋耕)+播种”作业模式。深松一般选用田间带状间隔交替深松方式,以造成虚实并存的土壤耕层结构。深松土壤疏松有利于雨水的下渗,提高雨水的蓄贮量。未深松土壤毛细导管完好,土壤水分可以沿毛细管移动,作物需要的多,水分上移的多,水分上移的快;需要的少,上移的慢,提高了土壤水分利用率。

2、前茬玉米秸秆直接粉碎还田,造成耕层速效氮养分含量下降。近几年,国家给予农民购买大型农机具专项资金补贴。这项利国利民支持农机新技术推广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购买新型农机具的积极性,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推广面积迅速增加。玉米机械化收获一次作业过程,可收获玉米穗,秸秆粉碎经旋耕机直接还田。这项技术大大缩短了玉米收获时间,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减少了生产成本,保障了小麦适时播种。如2007年秋播,临汾市平川地区9月27日至29日,三天共降水54.7mm,使玉米贪青晚熟,农田土壤湿度太大,玉米收获时期延迟,直接影响回茬小麦适时播种。10月13号天气好转睛朗,玉米收获机可以下地抢收作业,据在曲沃县调查,每台收获机每天收获1.5—2hm2,大大加快了玉米收获进度,为小麦适时播种创造了条件。但是,不少农民并没有认识到玉米机械收获秸秆直接粉碎还田存在的问题,一是秸秆直接还田于土壤耕作层,新鲜秸秆腐熟过程需要消耗一定速效氮,小麦播种深度4—5cm,耕层土壤速效氮养分含量降低不利于培育壮苗;二是有的型号玉米收获机作业过程中,田间残存有长短不一秸秆,有的秸秆粉碎不

彻底,造成机械播种堵塞,下籽不均匀;三是玉米收获—秸秆粉碎—土壤旋耕一次作业完成对土质偏粘,耕作层含水量低、单位面积秸秆量较大的高产地块,旋耕深度不一,作业质量差,有的仅能在地表划几道印痕,还得进行再次耕翻、耙耱才能播种小麦。解决这些问题,因地制宜,中等肥力以下农田,备耕播种阶段氮素化肥比常规使用量增加20%,即增施尿素4—5kg/666.7m2。玉米机械收获机生产企业,要从生产实际出发,不断改进产品设计,使玉米秸秆细碎均匀入土,土壤耕层暄虚平整。


(未完,全文共4429字,当前显示146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