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文章标题:土地流转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健之所在! 土地流转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健之所在!.doc-免费下载

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土地流转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健之所在!

土地流转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健之所在。

至从今年中央的“一号文件”出台以后。这段时间网上关于土地流转的争论,一直都没有停息。反对的声音似乎压倒一切,好像土地流转像洪水猛兽一般可怕,好像中国一旦把土地私有化了,农民就会重现解放前的悲惨境界一样。是社会的倒退,是动荡亡国的开始。其实这些担心都是“杞人忧天”式的担心,是多余的。持这种观点的人基本上都是近十年以来没在农村呆过,不了解中国现在农村的现状和实情造成的。当然这些网友的出发点是好的,都是担心农民会吃亏,也是关心中国农村的未来。只是他们看问题太教条化了,还是用老眼光看待农村的发展和变化。根本不了解农村的现状和实情。本人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出身的“农民的儿子”对于中国农村的现状和实情最有发言权,下面我就为大家来讲一讲土地流转对中国,特别是对“农村,农业,农民”这三农的未来发展,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首先未来十年以后,中国农业的最大问题是“谁来种地”的问题

在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之中,在“计划生育”和“快速城镇化”的双重打击之下。现在的中国农村,可以讲绝大多数村庄都已经出现了“万户萧疏鬼唱歌”的破败惨状。这不是我在危言耸听和夸大其词,问问你身边的农村出来的朋友就可以知道我说的是不是实情,农村地区大量的空巢村,老人村,无人荒村的出现,每年正以雨后春笋般的速度大量的涌现出来。大量的中小学校被撤并,大量的行政村在消失。看看教育部的统计,《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调查报告》显示:从2000年至2010年,中国的农村地区平均每一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几乎每过一小时,就要消失4所农村学校。另据《中国统计摘要2010》的统计数字显示,全国每年减少7000多个村民委员会。这说明,在中国这个曾以农业文明兴盛的广袤大地上,平均每天有20个行政村正在消失。下面我们来看一位记者朋友前不久通过自已的实地调查写出来的一篇通讯报道:

如果有一天这个世界不再有乡村……

在广东清远连州市文化广场旁,乘四十五分钟的公共汽车,再徒步走四十分钟的山路,穿过连绵山坳,便到了河背村。这是一个普通的粤北小山村。现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春节,也未能给它带来一丝生机——原本23户人家的村庄,如今搬迁得只剩下两户村民。

年轻人成了稀罕物

“如果不算留守儿童,村里常住的劳动力里边,最年轻的是一对46岁的夫妇。”这是在河北省崇礼县狮子沟乡西毛克岭村调查的情况,如今全村在册人口458人,实际常住人口216人,村里青壮年均外出务工,60岁以下劳动力屈指可数。

在山西省临汾市永和县赵家沟村,情况大致类似。赵家沟村户籍人口数234人,在村常住约130人,基本上也都是老年人和儿童。2011年6月,中央国家机关青年“百村调研”发现,河北、山西、湖南、内蒙古等其他省(区)的情况,大致都是如此,本来是农业大省的中部广大农村地区,年轻人变得越来越少。

土地撂荒现象严重

据了解,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是当前“三农”问题的突出现象。农村人口外流在给经济增长与发展带来收益的同时,也给农业农村的发展带来了务农劳力缺乏的“农民荒”以及相应的连锁反应等一系列问题。

由于没有充足的劳动力,近年来农村土地撂荒日益严重,影响农业稳定和粮食安全。据了解,在湖北省滨湖村,由于劳动力短缺、种粮效益较低等原因,农民对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兴趣不大,2008年全村耕地撂荒面积达40%以上,并且还存在“隐性撂荒”现象,本来可以种植双季稻的水田,一半以上都只种了单季稻。

“娃娃越来越少”


(未完,全文共5915字,当前显示148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