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强化特色小镇建设示范效应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经查阅文献,“特色小镇”一词第一次出现在1995年(张大明、叶家新《发挥乡镇资源优势建设特色小城镇》),第一次官方使用的是1996年中共昆山市委、市政府发表的《加快新型城镇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文件中,应该说“特色小镇”是始于江苏、长于浙江、示范于浙贵。2016年3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小城镇;2016年6月,住房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全面开展特色小镇的建设工作。至此,“特色小镇”在祖国大地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起来。

近年来,我市特色小镇建设也不甘落后,短短几年时间,取得了良好的进展。截至目前,全市812个乡镇中建成或者在建全国特色小镇13个、市级特色小城镇36个、市级特色小镇示范点50个,各区县又根据各自地方特色和资源禀赋建设或者确定区(县)级特色小镇若干,初步形成了以全国特色小镇为龙头,以市级特色小镇为重点,区县级特色小镇为补充,一般乡镇为基础的层次分明、结构合理、规模适度、功能互补的梯级城镇发展体系。特色小镇的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是一脉相承的,特色小镇的建设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而我市为打造出一批产城融合、集约紧凑、生态良好、功能完善、管理高效的特色小镇,付出了艰辛努力和取得了不菲成绩。但在规划建设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出现一些问题和消极因素。

二、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思路模糊,缺乏科学缜密规划。有的地方不顾资源贫乏、经济基础薄弱的实际情况,靠人脉或者激情争取到宝贵的特色小镇指标,想急于出成果、出政绩,盲目跟风,造成同质化和千城一面现状;有的地方凭自我感觉、没有通盘考虑、谨慎决策进行高起点科学规划,没有深挖资源要素,浪费了人财物和良好的资源禀赋;有的地方对特色小镇的独特内涵把握不够,地方改革创新不足,跳不出传统的思维定势、路径依赖和体制束缚,市场作用发挥不够充分;而有的地方因领导变动频繁,规划朝令夕改,没有“从一而终”的理念。

2.产业不强,缺乏持续发展动力。特色小镇建设的核心是发展特色产业,突出“一镇一品”。而当前部分小镇产业定位不明确,未能深入挖掘自身特色所在,特色小镇空有名头而产业特色不强。没有有效的特色产业或者主导产业作为支撑,产业与旅游功能、文化功能和社区功能就无法有效融合,进而产城融合发展也会成为空谈,商业模式也难以为继,特色小镇的“特”就无法持久,产业空心化最终会导致特色小镇空壳化。

3.融资困难,缺乏后续资金支持。特色小镇建设后续建设资金短缺或资金无法落实的问题,农民进入城镇,要有住房,要配套水、电、气、道路、排污等基础设施,还要享受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和福利,也需要大量的后续资金。按照浙江等省市对特色小镇“原则上特色小镇投资应在3年内完成,第一年完成投资不少于10亿元”投资额度要求。按照这个标准,我们对特色小镇的建设投入严重不足,虽然政府给与了不少的专项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但小镇在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引进、产业发展、项目推进等多方面都需要资本的投入,政府又缺乏撬动支点,招商引资能力弱、投融资平台作用小以及民间投资少。因此,小镇建设过程中资本的流动性较弱,特色小镇建设缺乏资本的支撑。


(未完,全文共4258字,当前显示140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