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文章标题:中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 中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doc-免费下载

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中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实然价值取向的反思

我国中高职衔接问题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提及。此前,中等职业教育一直是终结性教育。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优先对口招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以及有本专业实践经验、成绩合格的在职人员入学,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因此,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已经在政策层面提出构建一个完整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良好愿景,中高职衔接的问题也隐含其中。然而,在很长时期里,中高职衔接的价值性问题一直被忽视,涉事各方对其意义和效用缺少统一的价值观,致使中高职衔接历经曲折、发展缓慢。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历价值取向追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诞生的历史,学界普遍认为在上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职业大学”是其发端。然而,职业大学的创办者却未必有兴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观意识。除了自费、走读、不包分配的特点外,这类学校在办学上主要还是模仿普通高校,并且由于其师资主要从普通高校聘请,因此办学模式与教师的授课方式难免与普通高校雷同。由于办学目标不清晰,专业特色不明显,这类学校多数办成了本科压缩式的专科教育。后来经过改革与相关政策配套,部分职业大学转变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办学力量。虽然这类学校的诞生,一定程度上是为了缓解地方建设对高层次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但却带有浓重的学历取向,以满足人们提升学历的需求。因此,高职诞生的先天不足就为中高职脱节埋下了隐患。在相当长的一个阶段内,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严格限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报考。另外,高等职业学校的课程结构中,职业技术课程方面并没有体现出“高”的特点,许多课程与中职的职业技术课程雷同重复。这些问题与情况表明,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并不是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基础的,因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创办主体从一开始就难以说是秉持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而是本着一种学历教育的初衷,由此造成后来中高职衔接在实践上的形式主义与内涵的缺失。


(未完,全文共4434字,当前显示88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