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经济社会下树立新的粮食安全观

目前中国粮食安全领域面临许多挑战和严峻考验,抑制了中国粮食稳定持续健康的发展。进入“十二五”时期,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发展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形势将更加复杂、多变,对粮食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在客观上为中国特色粮食安全思想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现实背景。为了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需要对我国的粮食安全观进行梳理,形成适应当前国内经济社会形势的新粮食安全观。虽然我国已经有学者提出了新粮食安全观,但都还相对零散。如提出开放的粮食安全观(孔祥智,2001),可持续发展的粮食安全观(曹峻,2008;孙梅君,2004),以口粮安全为核心的粮食安全观(黄季焜,1999;曹荣湘,2005)等等。本文在已有的新粮食安全观的基础上,更加系统的阐述了粮食安全观的内涵、新旧粮食安全观的差异,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经济社会形势,提出了更加全面的新粮食安全观。

一、粮食安全观的内涵

粮食安全观来源于“粮食安全”概念的提出,而粮食安全的中文名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foodsecurity”翻译而来的。由于粮农组织提出“foodsecurity”的背景是发生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世界粮食危机,并且提出的粮食安全(foodsecurity)概念是“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物”。中国学者认为保障生存和健康的最基本的食物就是粮食,食物安全本质上就是粮食安全。因此,国内约定俗成将“foodsecurity”翻译成“粮食安全”,而不是直译为“食物安全”。这种翻译本身就体现了一种特定的粮食安全观。但是如果直译为“食物安全”又无法体现出某些食物(主要是粮食)在保障人类生存需要方面的特殊性,过于泛泛而指。所以,本文仍然沿用“粮食安全”的翻译,但并不特指粮食②。“粮食安全观”这个名词可以分解为三个部分进行解释:“粮食”并不是狭隘意义上特指某种农产品或所谓的“粮食产品”③,而是更广泛意义上的保障人类生存的食物,但又不是全部食物,必须是满足当地居民基本生存需要的食物,或者说当地居民食物链中最低层次的农产品,是生产其他农产品所必须的原料。它所包含的食物范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安全”是人的一种不受威胁的心理感受,粮食安全就是没有因为“粮食”而受到生存和经济威胁的感受。“观”就是对事物的看法、认识。那么“粮食安全观”就可以解释为对于满足当地居民基本生存需要的食物不受威胁的认识,是有关粮食安全的一系列价值观念的组合,包括什么是粮食安全(粮食安全的标准)、对当前粮食安全形势的判断、如何实现粮食安全(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措施)、对保障粮食安全付出成本的态度等内容。虽然粮食安全的层面包括个人、家庭、国家、区域和世界五个级别,但是国家粮食安全是个人及家庭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地区和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成为探讨最多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层面。所以,本文将粮食安全定位于国家层面。那么粮食安全观应该说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属于一种集体价值观。它将指导有关粮食生产、储备、流通等方面的政策制定,以及整个国家农业政策的制定。

二、旧粮食安全观的产生背景及其内容

(一)产生背景


(未完,全文共7704字,当前显示131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