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精准扶贫看毕节

葱茏的大山,茂密的森林,白墙青瓦、飞檐翘角的民居,不时传来的鸟鸣……站在位于贵州西北部、乌蒙山腹地的毕节市赫章县海雀村村口,望着眼前一派和谐的田园风光,很难想象30年前这里曾经包谷种到天,水土跑下山、山山黄土裸露,家家茅草破屋的极贫景象。

沿着进村的水泥路没走多远,就到了93岁苗族老奶奶安美珍的家。4月下旬的一个明媚午后,被誉为海雀村活档案的安奶奶和往常一样,正在硬化一新的院坝里晒太阳。丝绸缝制的天蓝色新衣、头顶高高挽起的发髻,让她显得精神格外矍铄,以前家里4口人,只有3个碗,很多天吃不上饭,现在想吃几顿吃几顿。

消除贫困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社会理想。扶贫开发是关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在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指引下,在高于过去,高于西部,高于全国的贵州速度中,毕节市探索出扶贫开发的一系列模式和经验,为中国乃至世界树起了反贫困样板。

精准扶贫重在准

——精准扶贫,就是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也不能用手榴弹炸跳蚤。要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实行精确化配置,对扶贫对象实行精准化扶持,确保扶贫资源真正用在扶贫对象身上、真正用在贫困地区

一句乌蒙磅礴走泥丸,有豪迈,也有沧桑。从空中俯视毕节地貌,山海苍莽,峰峦层叠,沟壑纵横,河谷深切,道路或蜿蜒盘绕,或平直穿山,难得的一块块巴掌大的平地上,不是城市建筑,便是乡村民居。

上世纪80年代以前,饥饿的农民为了填饱肚子,将锄头和刀斧举向了土层极薄的大山,从山脚把包谷一层一层直种到山顶。无节制的毁林开荒,造成了水土流失、岩石裸露、石漠化严重,人们在越穷越垦、越垦越荒、越荒越穷恶性循环中苦苦挣扎,数以百万计的农民不得不靠政府救济为生。

1985年,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以《赫章县有一万二千多户农民断粮,少数民族十分困难却无一人埋怨国家》为题,报道了赫章县及海雀村的贫困状况。

在海雀村3个村民组察看了11户农家,家家断炊。苗族老大娘安美珍瘦得只剩枯干的骨架支撑着脑袋,一家4口人,丈夫、两个儿子和她,终年不见食油,一年累计缺3个月的盐,4个人只有3个碗,已经断粮5天了。没有一家有活动钱,没有一家不是人畜同室居住的,也没有一家有像样的床或被子;有的钻草窝,有的盖秧被,有的围火塘过夜。……

海雀村苦甲天下的状况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

1985年6月,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习仲勋就这篇报道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贵州省委有计划、有步骤地扎扎实实地多做工作,改变这种面貌。

1985年7月,刚刚到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便到毕节实地调研。

(下转2版)


(未完,全文共3463字,当前显示111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