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贽白雁为礼以求好合

范文一:李贽:用剃刀追求自由的“思想犯”明朝这一代,有趣得很。皇帝们嗜好奇特,大臣们倒声名卓著,就连思想界的“异端邪说”也令人瞠目结舌。若是走在明朝晚期的大街上,随口提到李贽这个名字,别说儒林学士了,就是贩夫走卒,都会双眼放光:“李贽又出畅销书了。还是上讲坛品孔子了。”热烈之情溢于言表,连顾炎武都有点酸溜溜的,说是“一境如狂”啊。

思想家做到这份上,成大众偶像了,肯定得受点争议。不过,李贽惹得争议实在太大,他一竿子捅到底,把深宫里的皇帝给惊动了。

清官傲慢又何妨

不管李贽是多么离经叛道,有何等“异端邪说”,他找到的第一份工作,还是做官。

李贽祖上跟朝廷颇有渊源,曾下西洋经商,虽不像郑和混得有头有脸,但总算富甲一方。可惜犟小子李贽1527年初冬在福建泉州出生时,明王朝已进入了嘉靖执政的第六个年头,“海禁”已起,家道中落。迫于生活压力,他只好另谋出路,希望靠读书闯出一片天地。天才儿童李贽一鸣惊人,12岁就写出《老农老圃论》,把孔子视种田人为“小人”的言论大大挖苦了一番,一时轰动乡里。这下好了,特长一栏既然填上“写作”二字,只好锦绣文章卖于帝王家。很快,25岁的李贽考中举人。四年以后,他谋得共城(今河南辉县)教谕之职,成为养家糊口的主力军。

欧洲人米卢认为足球就是“态度决定一切”。当时李贽的态度,就是对着官场轻蔑地说:我混饭来了。这决定了他做官所具有的两个特点:一是傲慢,二是清贫。

首先,他非但不像范进中举一样,给左邻右合来点喜剧,反而坚决不再考进士。所以打这以后,举人李贽只能在八九品小官的基层公务员岗位上接受锻炼,国子监博士、礼部司务、刑部员外郎……统统俸禄微薄,公务不多。

其次,从当官第一天起,他就不齿于官场潜规则,更鄙视自己为五斗米而折腰,于是履行完公务就“闭门自若”,摆明了不与同事打交道。第三,他闭门是在钻研学问,一个12岁就敢把矛头指向孔子的人,那种天才般燃烧的自由思想、个人情怀日益成熟,处理公务自然处处与上级唱反调,典型的刺头一个。

长期的傲慢让李贽的工资单很难跟上明朝经济发展的形势。混自己的饭虽然够了,但他早不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单身贵族,他把家养得很不妙,未达到温饱水平。甚至在1564年,好不容易靠着祖父病故收了笔“赙仪”(指长辈去世时,上司和同僚送的银两,是明代官场惯例)钱,扣除自己奔丧的费用,其余留给妻女买了田地,他满心以为能过上安稳日子了。谁知从泉州回来一看:大旱,颗粒无收,两个女儿饿死了……

不过,傲慢和清贫绝不影响李贽做个好官。51岁时,他得到一个正四品实职——云南姚安知府。这实在不是个美差,西部待遇不好,姚安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但这丝毫没有妨碍他建功立业。他迅速摸清民情,采用无为而治的方式,对民族纠纷,“无人告发,即可装聋作哑”,从不扩大事态;对民族上层人士,以礼待之,示以至诚。三年任期中,他把民族工作抓得有声有色,令云南巡按御史刮目相看,要向朝廷举荐他。

按说,这该是一辈子颠沛流离的李贽官场生涯的转折点。哪知道李贽听到消息后,拔腿就跑,逃进了滇西鸡足山里。天上掉下的馅饼他愣是不要,定要对方替他交了辞职信,才肯从山里出来。25年的官场生涯啊,他实在累了,新婚的夫妻都熬成银婚的老伴,可他李贽,是永远熬不灭心里那把自由火、身上那股执拗劲儿的。

李贽离开姚安的时候,士民拥车,遮道相送,车马不能前也。“学术和尚”也疯狂


(未完,全文共24718字,当前显示138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