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从收入分配角度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投资率偏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结构性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有关,或者说这些经济结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收入分配问题的反映。因此,不断提高居民收入,并根据形势变化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导向,是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总量的增长,一些经济结构方面的问题也逐步突出起来。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受非典疫情的影响,某些问题变得更为突出,须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有鉴于此,党中央、国务院最近反复强调,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点放到调整经济结构上。从当前的实际看,我们认为,从收入分配角度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应该是一个重要的着力点。经济发展总是与经济结构调整相伴随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阶段的形成,往往伴随着一次大的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常常通过结构的规律性调整和转换而实现。结构不合理,各方面关系不协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就不可能有效地推进。经济结构是否合理,不仅决定着经济增长的速度,而且决定着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造成经济结构不合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收入分配问题是导致某些经济结构问题的重要原因。同样,收入分配政策的有效调整,也是解决某些经济结构问题的重要着力点。

与收入分配问题有关的几个经济结构问题

在宏观层次上,收入分配问题造成的经济结构不合理表现为投资率偏高。

投资率偏高是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一些经济学家曾经研究过在当时条件下我国适当的积累率应该是多少,其结论是在25%—30%之间。但是,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投资率不仅偏高而且大幅度波动:在50年代后期“”期间,积累率曾经高达51%以上;而在60年代初的“三年困难时期”,积累率又降低到仅有16%左右。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加快经济发展,我们主动保持了较高的投资率。在制定“八五”计划时,提出了30%的投资率指标,并以此投资率来综合平衡宏观经济增长计划。但是,在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重投资、轻消费”的思想仍有一定市场,80年代和90年代,我国的投资率实际上没有一年低于30%,而是基本保持在35%—40%、接近40%的水平上。90年代后期,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我国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投资增长成为gdp增长的主要拉动因素,有效地扩大了内需,但也使投资率攀升,2002年投资率已经超过40%。2003年上半年,在消除非典对我国宏观经济增长造成的不利影响的过程中,投资的增长速度进一步与消费增长拉开差距。上半年社会商品零售额的实际增长率为8%左右,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率高达31.1%。按目前的投资增长势头估算,2003年全年的投资率可能达到甚至超过45%。


(未完,全文共4035字,当前显示117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