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粮食流通发展方案

为加快推进粮食流通产业现代化建设,促进粮食流通产业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体现粮食流通服从、服务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增强本市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依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三年(2008-2010年)行动方案。

一、*粮食粮食流通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粮食流通简要回顾

*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以后,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放开粮食价格,加快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改制和重组,促进多元粮食市场主体发展,粮食市场体系框架基本形成,政府对粮食市场监管和调控能力增强。

1、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成效明显,粮食流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2001年,按照国务院要求,*在全国率先实施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在加强粮食市场调控基础上,放开粮食市场,培育多元粮食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推动粮食流通向多元化、规范化、法制化方向发展。同时,全市国有粮食企业“三老”问题在“十五”期间基本得到解决,消化粮食财务挂账12.65亿元,销售处理“老粮”104万吨,分流安置职工近4.2万人,职工人数减少75%。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过程中,国有粮食企业继续发挥粮食收购、粮食储备和粮食市场供应主渠道作用。

2、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粮食市场持续稳定。2006年,本市年粮食总产量111万吨,年粮食总需求量550万吨,其中口粮370万吨,饲料用粮140万吨,工业用粮40万吨。近5年来,全市粮食收购83.88万吨,年均收购粮食16.78万吨。为有效掌控粮源,平衡粮食供求,除了粮食批发市场稳定吸纳粮源以及各类粮食经营企业参与市场调节外,*年起市政府与黑龙江、吉林省政府签订省市间粮食产销长期合作协议,协议购销量逐年增加,2006年达到85万吨,本市还与江苏、河南等地建立长期粮食产销合作关系,初步建立了粮食产销合作平台,为本市粮食市场稳定起到了保障作用。

3、粮食储备机制不断完善,政府调控能力增强。按照国务院要求,本市地方储备粮规模由原来***万吨调整到***万吨(贸易粮,下同)。地方储备粮运行建立轮换新机制,合理调整储备粮品种结构,保持地方储备粮规模基本到位。加强储备粮费用管理,推进储备粮轮换竞价交易。地方储备粮发挥了稳定粮食市场供应、保护农民售粮利益的积极作用。

4、粮食市场体系基本建立,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基本形成。坚持“市场吸引流量、价格引导流向”的原则,发挥市场配置粮食资源基础性作用,建成10个粮食批发市场,2006年粮食交易量达到150万吨,其中粳米交易量达到120万吨,占年粳米消费量的57%。粮食批发市场发挥了吸引粮源、稳定市场、搞活流通的重要作用。本市超市、大卖场、便利店已经成为粮食零售供应主渠道,专业粮油商店、菜市场粮食经营不断规范,帮困粮油供应点和军粮供应站更加完善,多业态、多形式的粮食零售供应网络方便居民购买,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粮食消费需求。

5、粮食部门依法行政,初步建立粮食流通监管体系。*年5月国务院发布《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后,本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实施依法管粮,粮食流通管理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市政府发布《*市粮食收购资格暂行规定》,公布粮食收购市场准入条件。本市还制定、实施粮食流通监督管理实施细则、统计报表制度、行政处罚、行政复议等配套制度,初步建立起粮食流通监督管理体系。

(二)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


(未完,全文共10017字,当前显示137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