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渔业生态环境法律保护问题研究

摘要:在大力推进海洋生态文明的新形势下,作为我国重要渔区之一的环渤海区域如何推进渔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尤为重要。根据环渤海区域渔业生态环境的情况以及环渤海区域渔业生态环境保护所面临的问题,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渔业生态环境所处的困境及确立海洋渔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理念,具体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要构建海域生态补偿机制,为渔业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给予指导;另一方面,构建海洋生态损害赔偿法律机制,从而形成完备的渔业生态环境法律体系。

关键词:渔业;生态文明;法律保护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指导下,传统渔业、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相结合构成渔业生态环境法律保护这一联合概念。根据《2018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的内容,海洋渔业生态环境主要考察水环境的变化、污染事故、自然灾害、资源养护与生态修复问题[1]。在此基础上,渔业生态环境法律保护是指如何运用法律来保护渔业生态环境,在渔业生态环境遭受损失时,如何进行修复与赔偿的法律问题。环渤海区域毗邻传统海洋渔区,涉及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市、山东省等多个省市地区,如何依托海洋生态文明发展环渤海区域渔业生态环境保护成为海洋法治建设中的重大课题。因此,明确并改善渔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对我国海洋渔业以及海洋生态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环渤海区域海洋渔业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环渤海区域是以渤海湾为中心,包括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地区。渤海海域与陆地水系密切联系,该区域的海洋环境、河流水环境、地下水系以及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随着经济的发展,海洋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面对越来越严峻的海洋污染形势,环渤海区域各省市相继进行治理,例如辽宁推出了取缔非法及不合理排污口、加大环境监测频次、关闭“十小”污染企业等一系列措施。但是,近年来随着环渤海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渤海海域饱受陆源污染之困,入海排污口超标,围填海引发的海洋生态环境问题突出,部分沿海石化行业集中带来环境安全隐患,超标排放等污染问题直接导致环渤海区域海洋渔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渔业资源或者说渔业经济是环渤海区域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然而,与我国其他海域所面临的情况相似,基于海洋渔业生态环境的破坏,随之而来的是日益严峻的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

(一)海洋污染日益恶化。根据中国生态环境部提供的材料,渤海成为我国海洋区域中海洋污染的重灾区。造成渤海海域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渤海作为我国的内海,水域较浅且海域相对封闭,其水体交换能力差,自净能力较弱,造成污染后难以恢复;第二,环渤海地区人口密度大、工业基础厚重,向渤海排放的工业污染物、生活污染物量较大,造成渤海海域严重污染;第三,沿海地区对海洋不合理开发,诸如填海造地、海域水产养殖、港口建设、油气开发等海洋开发项目造成渤海海域污染,同时破坏了该海域的生态平衡,导致海水富营养化。据《2018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18年渤海海域未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为21560平方千米,较上年同期增加2820平方千米;出现劣四类水质的海湾共计16个,其中环渤海区域有三个[1]。随着人类对渤海海域的开发,自有记录以来渤海海域频发赤潮,对海洋渔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赤潮的发生证明了海洋生态平衡的破坏和海水污染的严重性。


(未完,全文共7739字,当前显示139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