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摘要4:贫困代际传递

1.西南大学对我国6个省的连片特困地区1816个农村贫困家庭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经济资本维度中家庭收入来源和家庭财富状况、人力资本维度中父辈受教育程度和对子女受教育支持程度、社会资本中是否是单亲家庭对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最显著,即收入水平的提升是农村贫困家庭摆脱代际贫困的基础,此外还需重视人力资本投资,维护好社会网络资本

——选自西南大学王志章。《连片特困地区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的内生原因与破解路径》,发表在《农村经济》,2016年第5期。

1.阿玛蒂亚森认为,贫困必须被视为是一种对基本能力的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1998)。综上所述并结合目前的研究,笔者认为,贫困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由于缺乏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的资源而处于一种社会不可接受的最低生活水平或生存状态;二是由于缺乏必要的能力、手段和机会而不能摆脱这种最低生活水平或生存状态。

2.社会。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现象。

3.狭义的贫困代际传递是指贫困以及导致贫困的相关因素在家庭层面由前代传递给后代,使后代在成年后重复前代的贫困境遇;

广义的贫困代际传递概念是指贫困以及导致贫困的相关因素在家庭、社区、地理区域(含国家)、阶层各个层面由前代传递给后代,使后代在成年后重复前一代的贫困境遇。

4.贫困代际传递因素:

(1)要素短缺。这里的要素主要是指资本、资源、科学、技术等。物质资本匮乏、收入来源少、收入低下是我国农村贫困家庭最突出的特征。最直接的就是物质财富的继承,贫困家庭子女相较于非贫困家庭子女从父代处继承财富数量少,有时甚至是债务,单从这一点来说陷入贫困的几率就要大。从长远来说,贫困家庭要素的贫困将导致其对子代的人力资本投入少。

(2)贫困文化。美国学者奥斯卡·刘易斯,提出关于贫困文化的著名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在社会中,穷人和其他人在社会生活方面相对隔离,因而产生出一种脱离社会主流文化的贫困的亚文化。这种贫困文化通过贫困群体内部的交往而在“圈内”加强,并且可以世代传递,父辈消极、不思进取的生活方式及

价值观念遗传给子代。处于贫困文化当中的人有其独特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具体来说,就是“等、靠、要”的消极思想以及听天由命、安于现状的宿命论思想等。

(3)健康状况不佳。疾病和残疾意味着劳动力的损失甚至是丧失,而且在农村,医疗保障水平不高,父代的病残意味着巨额的医疗支出,对整个家庭都是负担,极易转嫁给贫困者的子女或者父辈,导致贫困代际传递。在甘肃省定西市接受调查的100户调查对象中,因贫返困的有45户。且有些疾病是遗传性疾病,意味着父代的疾病有较高的几率传递给子代,这也是较大部分处于长期贫困的农村家庭无法摆脱贫困陷阱的原因。

5.在一个“开放性社会”中,个人的地位、收入等有较多的变动机会,穷人及其后代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摆脱贫困,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教育是社会流动理论中所谓的自致性因素,它可以弥补先赋性因素的不足,是实现社会垂直流动的途径。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只有接受高水平的教育,增强自身的人力资本和竞争力才能获得高收入职位。所以说,教育是社会流动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未完,全文共4010字,当前显示128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