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省级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发展规划思考

1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形势需求

我国当前正处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期、攻坚期和窗口期,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结构型、压缩型、复合型环境污染问题日趋凸显,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任务异常艰巨。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明确,由生态环境部门统一行使生态环境监管职责,统一负责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评估生态环境状况,发布生态环境信息[2-3]。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要求,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所辖各市县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调查评价和考核工作由省级环保部门统一负责,实行生态环境质量省级监测、考核[4]。此外,在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环境监测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也需要先行一步,率先实现体系与能力的现代化[5]。面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新形势新要求,省级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作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技术支撑部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必须主动适应改革要求,以率先实现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和监测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及早谋划监测事业改革发展。要规划拓展监测网络与业务,推动构建科学、独立、权威、高效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要在严守数据质量“生命线”的基础上,全方位加强环境监测各方面能力建设,全面提升风险预警、污染溯源、综合评估等方面能力,真正做到“说得准、说得清、说得明”[6],充分发挥环境监测服务、支撑、引领决策管理的重要作用,助力新时期生态文明的高水平建设。

2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发展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各级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尤其省级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得到了长足发展,监测预警能力不断增强,业务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监测手段与领域不断拓展,人才队伍日趋壮大,在服务政府决策、环境管理和社会公众各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距离新形势下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仍存在不少差距。

2.1精准支撑能力有待提升。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逐步深入,环境管理对环境监测精准性、系统性、前瞻性的技术支撑需求愈发强烈,而目前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离此要求尚有不小差距。以江苏为例,近年来环境监测监控系统建设不断拓展,监测预警能力得到快速提升,但仍然不能满足环境管理的精准支撑要求。空气质量监测方面,目前大气环境监测网络主要覆盖城市建成区,对重点工业园区、化工园区等重点污染区域覆盖不全,移动走航观测能力不足,部分行业特征因子监测未能有效覆盖,影响科学治污;对大气二次污染物和组分监测能力不足,日常监测的常规污染物浓度难以与细颗粒物(pm2.5)组分以及臭氧前体物组分浓度直接挂钩,无法科学解释二次污染的成因和来源;空气质量预测预报进入能力提升瓶颈期,在追因溯源和回顾评估方面短板明显,难以精准支撑执法管控。水环境监测方面,水质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相对滞后,快速溯源能力不足,对水质出现异常波动的断面和地区进行溯源调查时,仍以手工加密监测为主,缺乏快速测定的手段,也缺少成熟可靠的污染溯源监测和预测预报技术手段,精准服务供给明显不足。土壤环境监测方面,技术手段仍较为原始,土壤监测能力尚未实现对标全覆盖,水土复合污染及综合评价开展不足。应急监测方面,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监测能力与响应时效不足,现场应急监测装备规范化、自动化程度偏低,快速分析能力不全,不能满足对应急响应管理的快速支撑要求。


(未完,全文共5685字,当前显示138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