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实现林木种苗产业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科研 产业化思考

中图分类号:s723文献标识码:a摘要:本文论述了国有苗圃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怎样转变经营机制以保障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有效运作,以及如何适应市场的需求而健康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林木种苗产业化对策

一、种苗经营管理体制现状

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种苗生产经营一直延用旧的生产方式,资金靠投入,产出靠调拨,缺乏经营机制和活力。由于专业苗圃属于事业单位,成为社会和林业系统安置职工的重点部门,人员相对集中,职工工资、离退休金和医疗费用负担过重,加之设备陈旧老化不能更新,土壤板结乏力不能改良,经营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低,多数国有苗圃负债经营或资不抵债,形成了越困难越育不出好苗,越育不出好苗越困难的恶性循环,已经成为林业建设发展的“包袱”。随着林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各地在苗圃的改革上进行了大胆偿试,采取了一系列的调整改革措施,由于对国有苗圃在林业建设中的地位缺乏足够的认识,对种苗市场的潜在因素缺乏足够的分析,对国有苗圃存在的问题缺乏正确的估价,改革成效甚微,隐性负面效应已经开始暴露,国有苗圃并没有摆脱贫困,走上发展与振兴。

国有苗圃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从表面上看是国有苗圃的经营管理问题,实质上是种苗与做为林业的基础地位在动摇,种苗与造林的营林体制相割裂。其表现是:

1.林业的短期行为。农业的发展除了依靠政策、科技外,良种化奠定了粮食生产的基础。而林业却没有把良种壮苗做为培育森林的重要基础手段,单纯注重育苗单位的经济效益,如何维持职工开支,这种短期行为与可持续发展形成了对立的矛盾。

2.单纯任务观念。林木种苗的培育注重计划,不管造林更新的需求,只要完成育苗任务就可以交差。对种苗基地建设不舍得投入,不考虑造林更新的林分质量,造林良种化程度低,种苗与造林的环节长期脱节,一直是有什么苗造什么林,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只是一句空话。

3.种苗产业布局不合理。现有的专业育苗基地,是过去依据造林状况,按照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开发建设的,无论在规模上、地理分布和产品结构上,已经不适应造林更新的需要。往往形成培育的品种销不出去,而造林更新需要的品种却满足不了。


(未完,全文共2734字,当前显示90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