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公共应急需要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

1976年,唐山发生7.8级地震,由于当时信息化手段的滞后,新华社3天后发布第一条简讯;32年后,新华社在汶川地震发生后的几分钟内便公布了消息,政府也以日为单位更新各种灾情指数。在多灾多难的2008年,政府部门表现出来的应急管理水平的提升――反应迅速、信息透明、协同应对,民众有目共睹。但此次抗震救灾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也留给我们更多的思考空间。

对汶川地震的冷思考

据了解,日本各政府部门均拥有主管灾难管理的职能体。当灾难发生时,这些职能体便会联合在一起,发挥减灾救灾的作用。例如,日本各大银行常年存放着数量不等的汽车银行,一旦灾害发生导致网点停业,它们就会迅速挺身而出上街服务。另外,日本大部分通信线路都有备选方案,保证即使发生地震,通信也不中断。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政府应急的信息化水平上,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信息渠道的缺失,以及信息互联互通的困难都会使抗震救灾工作遭遇阻碍。”太极应用软件系统事业部总经理吕灏回忆起6月带领太极软件团队参与应急指挥系统建设的切身体会时表示,“地震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所有通信线路受损,外界基本丧失与灾区的所有联系,无法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受灾情况。同时,由于对空间和地理信息的建设和应用不足,对卫星的精确定位、救灾方案的制定等方面也都产生了制约。当然,政府果断决策,总理亲临一线、统一协调指挥,使得抗震救灾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并最终取得成功。但是,如何在突发事件中发挥信息化的支撑能力。这给我们留下了更多的思考。”

如果延伸开去,我们会发现全球范围内几乎无人准确预警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这些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各国政府信息化工作仍任重而道远:如何积累政府行业技术和服务资源。如何快速响应突发事件的管理需求。拥有更为完善和响应快速的应急管理机制和各种手段,用制度治理灾难而非依赖人治,也许正是这一问题的正解。

应急考验的就是速度

如何辅助政府做好信息化工程建设。作为软件服务提供商,太极有着自己的章法:行业知识+软件构件化、产品化+综合服务能力。从太极10天之内建立起一个卫生抗震救灾应急指挥信息平台,支援卫生部工作的例子中,我们可见一斑。


(未完,全文共2880字,当前显示90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