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舍勒的“转回自我”小论:舍勒

摘要。“转回自我”是舍勒在《论害羞与羞感》中提到的一个现象,他认为害羞是对我们自己的感觉的一种形式,是属于自我感觉的范围,而在任何羞感里都有一个这样的事件发生。本文将以《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以及电影《布拉格之恋》为例,通过对“转回自我”现象的分析,依此更好的理解舍勒笔下的害羞与羞感现象以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舍勒害羞与羞感“转会自我”《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害羞,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情感表露形式,表现在一个人面部特征上就是脸红。在舍勒的《论害羞与羞感》一文中,舍勒向我们展示了不同于日常生活中害羞与羞感,而是从人害羞这个社会现象出发,把害羞与羞感上升到伦理道德的高度进行阐述,反映现代伦理意识的品质问题,并进一步说明,羞感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舍勒认为,正是因为“人在世界生物的宏伟的梯形建构中的独特地位和位置,即他在上帝与动物之间的位置”[1],决定了人必须具有羞感。因为如果说“害羞的上帝”,那将是荒谬的;而动物虽然有许多感觉和人类相同,但它们却不会害羞也没有羞感。舍勒认为,人必须害羞,是因为他处于一种持续运动之中的过渡本身。这种运动即是:人在深处感到并知道自己是介于两种存在秩序和本质秩序之间的一道“桥梁”,一种“过渡”,他同样牢固的植根与这两种秩序之中,片刻也不能放弃它们,否则他就不再成其为“人”[2]。因此,舍勒认为,“归根结底,羞感产生于较高的意识等级与较低的本能知觉的碰撞”[3]。

在《害羞与相近感觉》一节中,舍勒提出了一个“转回自我”的问题。他认为害羞是对我们自己的感觉的一种形式,是属于自我感觉的范围,而在任何羞感里都有一个事件发生,就是“转回自我”[4]。什么是“转回自我”,进一步来说就是,一种指向外部的强烈兴趣先前排除了对自己的自我意识和感觉,随后羞感油然而生。也就是说,在某一情境下,你的思维或意识暂时被他事所暂居,暂时忘了自我的存在,在那一刻中,你不再有对自我的感知与察觉,就如大脑被麻痹一般,而当你的意识又突然回到自身之后,你就会对之前的行为或你当时所处的状态感到害羞,这样羞感就会产生。


(未完,全文共3617字,当前显示88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