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河南省纪委依纪依法履职纪实

“金色纽带”下的监督执纪

——河南省纪委依纪依法履职纪实

(记者陈敬如翟耀通讯员贾真真)柏拉图说:“法律是金色的纽带。”站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新的历史起点上,纪检监察部门如何立足本职运用法治思维依法执纪履职尽责。反腐败斗争如何在法治社会实现“标本兼治”。一连串的现实问题摆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面前。“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交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河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尹晋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引用了商鞅的一句名言,他告诉记者:“作为党的执纪部门,纪检监察机关首先要有法治风气。从思想到行动,从严、从细、从实,融会贯通。”

正是有了这样的法治思维,腐败现象在当地得到有力遏制。2014年1月至今,河南省共新立厅级干部案件44件,同比上升141.7%;2007年以来,年均立案1.5万件,处分1.6万人。2013年河南省党风廉政状况问卷调查显示,有近八成的群众认为,党和政府查处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件有力度。连日来,记者深入河南纪检监察机关走访,探寻成绩背后的原因。

头脑“升级”给反腐思维打上法治烙印

反腐败没有法外之人,法外之地。对腐败人员如此,对纪检监察干部也是如此。每一名纪检监察干部都应该给思想打上法治的神圣烙印,把“合不合法、合不合程序”作为一种思维习惯,敬畏法律,推崇法治。

“反腐败斗争的首要问题是树立法治观念。”9月24日,在河南省委召开的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上,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尹晋华反复强调:“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这是政治纪律,必须慎之又慎。”

“言大于法、权大于法、情大于法之所以有市场,说到底是法治观念的淡漠。”

“对于法规,有的虽然依了,但没有严依;依了部分,但没有全依;依了一时,但没有长依。其表现为重视用讲话、指示来领导,而轻视用法规制度去规范;重视个人威信的建立,轻视法规制度的维护;个别甚至习惯自定章法,搞‘土政策’。”……

尹晋华列举了一系列不讲法治的表现。在场的纪检监察干部闻之肃然。

“严格使用法律法规、党内规章制度规定的办案措施,使‘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面对记者采访,河南省纪委案件管理室主任郭佑安将熟稔于心的“办案口诀”脱口而出。

“世界上最难的事情之一,就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曾经,一些纪检监察干部的几种‘习惯性’想法和做法,严重影响着法纪法规权威性。”郭佑安说。

比如,片面认为案子越办大越好,处分的人越多越好,给的处分越重越好,致使有的下达办案指标,进行错误诱导;还有为办案而办案,不考虑大局和策略,程序上“偷工减料”,时限上久拖不决,以习惯性做法代替程序法,甚至利用程序规定不健全而谋取私利……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

“究其根源,是脑子里法治思维这根弦没有绷紧。”郭佑安告诉记者,今年1月以来,河南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从上到下,层层进行“思维升级”:

《纪检监察案件检查简明教程》《纪检监察办案程序100问》、、《纪检监察办案实战攻略100例》、《纪检监察机关办案人员法规适用500问》——这套由省纪委编写的共计70余万字的培训辅导教材,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办案人员人手一套;今年7月至9月中旬,省纪委分9期对全省县级以上纪委及省直纪检监察机构共2231名办案和案管人员进行了脱产封闭集中培训;

基层办案人员“三年一轮训”;……

10月20日,记者在省纪委宣传部副部长侯现福的办公室看到,《宪法》、《法理学》等书籍在办公桌上厚厚一摞。记者随手翻阅,只见其中蓝、红字迹交相标注,问题、感悟写得密密麻麻。


(未完,全文共13926字,当前显示147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