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第八章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一篇:第八章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案纸

第四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课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节内容主要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掌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措施,深刻认识在我国发展的关键时期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坚定学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主要特征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措施

(四)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一)讲授法

(二)案例教学法

(三)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和谐中国”,让学生在欣赏美妙音乐带来愉悦的同时,增进对和谐的理解。

教师提问:

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哪些主要特征。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踊跃作答。

【内容探究】

社会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新概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形成

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党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强调要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些重大关系,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局面。邓小平立足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社会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江泽

1

教案纸

民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强调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十六大之后,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有几个重大的关节点对于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至关重要的。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强调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此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提出了一系重要观点。

2004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提出:“从当前来看,积极扩大就业,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理顺分配关系,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是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在这里,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了在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四个重要着力点。

2005年2月19日,在中共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同志发表重要讲话,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概念,第一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和总体要求。


(未完,全文共34265字,当前显示148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