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汶川地震中砌体结构楼梯间震害分析

下主要震害有以下几个方面。

(2)梯段板在施工中往往存在施工接缝,接缝

08抗震学术交流会-专家提出的新观点-很震撼啊。2008-12-1914:41okok.org/forum/viewthread.php

第九界全国抗震鉴定加固学术交流会于2008年10月24日在福建厦门顺利举行。

这次抗震会议上,来了很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如上海交大刘希拉教授,同济大学吕西林教授、顾祥林教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邸小坛总工等等,此外还有来自中国台湾和日本、德国等的专家。不少专家系统总结了汶川大地震的经验教训,并针对建筑抗震问题提出了相当多的新观点、新认识。感觉受益非浅,只不

过工作繁忙,到现在才有空总结一番。总结的不准确,可能有些断章取义。这里就简单介绍自己感觉比较有意思的几位专家的观点:

1、汶川地震的震害调查表明,结构的破坏特征和传统设计以及试验结果有明显不同。例如不少专家指出框架结构实际破坏状态并非“强柱弱梁”,绝大多数情况下,节点塑性铰并不出现在梁端;相反,大多数都出现在柱端。灾区的不少结构都是按新规范设计的,但实际破坏形态仍与设计原则明显相悖。刘希拉教授指出出现这种情况与框架柱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的弯剪扭复杂应力状态有关;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底层框架柱将承受极大的水平剪力,而剪切破坏又是一种脆性破坏,因此在柱端的破坏更为严重;而梁则主要还是受弯状态,破坏不一定会先于柱发生。台湾新竹交大的一位教授就大胆指出,“强柱弱梁只是人们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在实际结构中不可能实现。”这个观点可能让大多数结构设计人员无法接受,我也很难接受,但实际震害情况胜于雄辩。

2、砌体结构破坏形态与试验室构件试验的结果相差很大。哈工大的一位老师就通过震害调查发现,实际砌体结构的墙体破坏以x型裂缝为主,而试验室砖墙剪切试验的破坏形态则主要以灰缝的水平剪切裂缝为主。实际结构的破坏形态与试验室结论相悖,再次对传统试验方法提出挑战。

3、冶金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已退休的研究员林志伸(教授级高工)提出的观点更为新颖而震撼。林教授首先指出传统的抗震设防烈度的制定存在不合理性,他从地质学成因角度开始分析,指出从统计角度对各地区的历史地震记录进行统计而得到烈度的概率分布不合理。因为,某一地区的潜在大震可能性并不一定在历史上出现过,而出现过大震的区域由于板块运动后能量已经释放,在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再积聚能量发生大震的可能性将非常小。他指出人类有地震烈度记录的历史不过5000多年,而一个地区地质条件的形成早已在千万年前,拿五千年的统计数据想要准确反映上千万年的地质变动,犹如沧海一粟。而地质学角度上看,烈度区划图时用到的两个基本假定并不科学(两个基本假定:a.某一地区在历史记录上发生过n度地震,则以后还会发生n度地震;b.两个地区地质条件相似,则这两个地区将发生相同烈度的地震。)。这对传统的抗震设防烈度根据统计回归得到的概率模型提出了挑战。


(未完,全文共21102字,当前显示121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