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泛珠区域合作的人才要素及效应分析

袁兆亿

国际经济格局演化趋势显示,无论是经济全球化,或是经济区域化,均为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的改革开放从20世纪80年代的区域保护和相互压制竞争,到21世纪之交区域合作意识的迅速增长,这一转变显示出,在市场作用下,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冲破原有的地域限制,向经济关联度较大的地区延伸。各国各地区发展的实践证明,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光靠竞争是难以维持的,区域合作正日益成为新一轮发展的主题,区域合作比区域竞争更重要已日渐成为一种共识,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潮流,中国经济格局中的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出现正是这一主题的有力诠释。

一、产业演化进程中的泛珠区域人才合作

近20年来,动力十足的国际产业大循环为中国经济成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有利条件,珠三角奇迹般地抓住了世界产业两次大转移的机遇,迅速崛起。二十世纪80年代初,随着世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更高层次的产业升级,欧美和“亚洲四小龙”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产业迅速向东南亚地区转移,恰逢改革开放的珠三角有效借助与香港的地缘关系,率先成为第一波传统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工业胜利起飞。这一时期仅香港就有上千家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到珠三角,大大改变了这一地区的资本和产业结构。随着产业的发展,一大批适用性人才也迅速成长起来。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发达国家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型产业逐渐成熟饱和,并进一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it产业、重化产业、通讯产业也开始向中国转移,珠三角又率先成为第二波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快速推动了自身it产业、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新兴产业的推动下,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人才又快速成长起来。这20多年是广东科技人才队伍发展最快的时期,全省科技人才从二十世纪80年代初的约19万人,发展到2003年的295万人,增长了约15倍。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长三角和京津唐经济圈的崛起,珠三角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的腹地狭小、内源性动力不足等问题渐显。特别是当前新一轮以信息产业为主的世界产业布局重新调整已经开始,而广东的信息产业也急需推动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本、知识密集型升级,并将低层次的信息产品加工制造业向外转移。作为率先承接第一波、第二波世界制造业转移的珠三角,亟需继续把握机遇率先承接世界第三波产业转移,迅速提升产业水平。为了腾出足够的空间和资源,珠三角必须把占有大量生产要素的第一波甚至第二波制造业转移到新的承接地,以便通过地区间的产业“接力”,推动生产要素资源的优化组合,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合作正是可选的一种有效模式。按照产业转移规律,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产业转移将从粤港澳为核心的第一梯度地区向周边推进,

1随之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泛珠区域第二梯度、第三梯度地区将在21世纪前20年进入工业高度发展期。由于产业变迁与人才智力资源的密切关联性,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区域的各种人才效应必将随产业转移而迅速增强。目前,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大部分地区的传统产业技术水平较低,而广东的高新技术产业不但人才实力较强,同时具有高度集群、产业链完备以及规模等优势,对泛珠其它地区的产业发展可以提供人才、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的支持与服务。


(未完,全文共5589字,当前显示132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