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文章标题:街头雕塑——公共空间的视觉艺术 街头雕塑——公共空间的视觉艺术.doc-免费下载

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街头雕塑——公共空间的视觉艺术

当人们联想到一座没有去过的城市时,首先映入你脑海的是早已被媒介宣传的、代表这座城市的建筑以及介乎于建筑与艺术之间的那种被称之为“公共视觉艺术”的街头雕塑。在你倘佯在异国他乡的陌生街道上,带给你无比温馨与亲切的也是那些多姿多彩、不其而遇的街头雕塑。在现代化的大都会城市,在线条与方块构成的“钢筋水泥森林”中,在人流和物欲互相拥挤的狭小的生活空间,如果缺少了街头雕塑你会觉得这座城市是多么的索然寡味。因此在一座城市里,除了高楼大厦、车辆、道路之外还必须注入更多的人文因素。街头雕塑,就是最能体现城市生活当中所需要的人文关怀的一种艺术形式。

优秀的城市雕塑作品应该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珠联璧合、遥相呼应;它们使城市更具亲和力,有的上升为一座城市的标志、甚而成为城市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这在世界著名的大、中城市中不乏先例。如罗马的母狼塑像、哥本哈根的美人鱼、华沙的持盾女神和纽约的自由女神像„„

说到纽约的街头雕塑,我们不得不从纽约的早期历史谈起。纽约是因为有了港,才有了“市”。所以纽约雕塑也与港口城市的特征有关。早期的纽约城,人们对于公共雕塑的认识几乎是一个空白,除了来往的船只需要在船头增加一些雕饰外,几乎不需要任何装饰。然而缺少公共雕塑并意味着缺少雕塑,我曾经在纽约美国民俗博物馆里见到曼哈顿最早的原住民-印地安人制作的一支以印地安传奇酋长坦摩尼(tammany)头像造型的黄铜大风向标,这支风向标无论从艺术造型、还是从工艺制作上都堪称上乘。

19世纪初期,纽约市出现了用木头雕刻人像和寓言人物的职业,但这只限于为少数有钱的雇主服务的范畴。到了1810年代末,公共雕塑才真正出现。当时与英国的战争刚刚结束,战争中许多被毁的公共建筑需要重建,而公共建筑需要建庄严的纪念碑和革命先烈与国父们的塑像来装饰。雕塑-作为公共场所的艺术,到了那时才得以大放异彩。

街头雕塑崇尚英雄与伟人的时代

现代主义出现之前的公共艺术都是为政治、神话、宗教题材服务的,所以英雄、政治家和神往往是艺术家们讴歌的主体。早期纽约市最具代表性的公共雕塑当属纽约证券交易所斜对面的联邦厅(federalhall)前的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的立身塑像。在1789年,数以千计的纽约市民众挤在华尔街与与宽街街口一带观看美国第一任总统的就职大典,在联邦厅前他们跟着纽约州的法官三呼“乔治·华盛顿万岁。”。现在我们看到的华盛顿立像是在1834-1842年间重新修建联邦厅时塑造的。在美国立国初期,纽约曾经是美国的首都,联邦厅就是美国国会的所在地,联邦厅前的这座华盛顿塑像,很好地表现了华盛顿总统的温文尔雅的领袖风范。

象这样的以领袖人物、革命将士为题材的公共雕塑在纽约市有多处,如位于纽约市上城汉密尔顿庄园国家纪念馆前的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塑像;位于公园大道印刷厂广场的富兰克林立像;位于格林威治村克里斯多佛公园的南北战争期间任联邦军总司令的谢尔顿将军塑像;还有在市政厅门口的公园里的内森·黑尔(nathanhale)塑像。内森·黑尔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民族英雄,他在英军的后方纽约为华盛顿将军工作,英军以间谍罪将其逮捕后,未经审判就判处他绞刑。在执行前,英国军官问他还想说点什么,他说:“我唯一遗憾的就是我没有第二条生命献给我热爱的祖国”,这句话如今是美国家喻户晓的名言。

英雄与伟人的题材不仅仅限于美国人物。纽约是一个多民族文化汇聚的城市,它的街头雕塑也反映了这种多民族文化的特点。拿华人集聚的“中国城”而言,孔子大厦前的广场就有由华裔雕塑家刘新创作的孔子塑像。

纽约街头雕塑从“神”到人的蜕变


(未完,全文共20223字,当前显示149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