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文章标题: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doc-免费下载

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已有830次阅读2010-3-2414:22|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发表于《人民文学》1956年9月号上。发表时,标题被编辑部改为《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在收入中国作家协会编辑的1965年《短篇小说选》时,由作者改回原标题。197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重放的鲜花》时,收入该作品,仍使用《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标题。它是“双百方针”提出后,出现的“干预生活”的代表作,曾在社会引起强烈的反响,但后来被打成了“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小说与作者一起得到平反。

作品分析。主题小说描写了年仅22岁的青年干部林震,由学校调到来到组织部工作后的生活经历和心理感受,通过他在工作中所经历的一次次挫折,相当细致地展现了现实生活存在的错综复杂的矛盾,不仅真实而大胆地揭示出党的组织部门存在的各种消极因素——党员干部的官僚主义作风与消极的精神状态,还触及到年轻一代朦朦胧胧的“情绪的波流”和过于单纯天真、对生活理想化的弱点,表现出了对年轻的人生存环境、精神状态,以及如何适应社会等问题的思考。

人物林震是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朝气蓬勃、满怀革命理想、单纯热情的年轻共产党员。作为一个基层的党务工作者,他满怀着对党的事业的无比崇敬和对火热生活的热切向往,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的。他直率、认真、执著,对腐败的斗争、对权力的不屈、对真理的坚持,使他一次次跃过迷惘和困惑,同与工人对立的麻袋厂厂长王清泉斗争,同推委麻木的直接领导——韩常新怒目相对,同“一切看透了”,“一切就那么回事”的组织部副部长刘世吾据理力争。他积极地向上级汇报、反映情况,努力想办法解决问题。但得到的却是嘲讽、警告和批评,使他进一步陷入惶惑和苦恼之中。面对同样有着激情和理想,不甘心在日常琐事中逐渐沉沦却又无从倾诉的赵慧文,他虽未表现出悲哀与失望,却逐渐摆脱了对新工作、新生活的美好幻想,开始了认真、理性的思考。后来,由于市委和报纸的介入,使麻袋厂问题得以解决。在总结会上,林震提出了应防微杜渐、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主张,却又一次受到责难。几经思考,他终于鼓起勇气向组织部部长倾诉自己的想法„„。小说成功地展现了他由单纯、幼稚到逐步成熟的过程,显现出年轻一代的成长和对未来的热切希望。

刘世吾是一位生活经历丰富、工作能力很强的老干部,也是一位思想性格复杂的官僚主义者。作为区委组织部的第一副部长,他一方面具有很“强”的党性,经过艰苦的战争生活的考验和锻炼,而且社会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很强,“一下决心,就可以把工作做得很出色。”另一方面在对待具体工作和问题时,却又显如此的惰性,他那闪烁其辞的话语和躲躲闪闪的作为,更多的是给人以“和稀泥”的感觉,甚至可以说,他就是组织机制失灵的始作俑者。在处理问


(未完,全文共21394字,当前显示113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