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文章标题:投行还是精算?这是个问题 转 投行还是精算?这是个问题 转.doc-免费下载

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投行还是精算?这是个问题 转

第一篇。投行还是精算。这是个问题转投行还是精算。这是个问题转

昨晚,与cesarlee(那个高中因为贫困贩大麻,现在在投行工作的韩国裔巴西籍天才)喝了两杯skyvodka,一杯captainmorgan。喝得我酒酣胸胆尚开张,正进入绝佳写作状态准备写我的访谈录,谁知就被那个野人凌晨两点抓出去打橄榄球去了。两个半醉的人轮流充当quarterback和widereceiver,一边传球一边大声聊天,球传十次起码要掉地八次,不过还好是礼拜五,邻居不是很计较。

话说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bearstearns昨天股票下跌了47%,濒临破产,全靠美国联邦储备局和j.p.morgan银行出手相救才保住一条小命。cesar得知此事后幸灾乐祸,大笑不止。原来他在和bearstearns面试的时候被面试官当场鄙视,指着他的简历说,“blah,blah,blah„”。“blah,blah,blah„”是那个变态面试官的原话,对这种狐假虎威仗着自己是大公司的雇员就出言不逊,而又完全不提供任何建设性意见的人想不对他进行人身攻击都不行。

尽管cesar天天怂恿我加入royalbankofcanada和他一起做,但这个小插曲让我更坚定了自己不走(至少不直接走)投行这条路的信念。

1.投行这个职业太不稳定,大环境不景气就会带来大规模的解雇,解雇之后去哪找饭吃都难说

2.太累,一个礼拜80-100小时是经常的事。我学生顾问mr.rauch一年只工作192天,每天工作7小时,一个礼拜35-40个小时,而一年工资有82,000美元,比现在的平均投行职员都强。

3.太容易被替代。我在berkeley的商学院也算蹭了很长一段时间了,经常去那听听各种各样的讲座和课程。我的感想是:商学很重要,其中的奥妙越早知道越好;但商业知识太容易学了,门槛太低。

商学院学生的头上总是有很美妙的光环,好像他们都是天之骄子,传说中他们30岁之前都会有6位数美元的年薪,百万家产,美女老婆,法拉利跑车,海滩别墅。我觉得这种光环是一种迷信。这个光环很可能只是光观察百分位在90%以上的纯商学学生的结果,或者是受了平均数相对较高的影响。

首先,最成功的10%的纯商人士可以说靠的不是知识,而靠的是人脉。这一点已经经过了多方考证,fisherinvestment的主席也这么说。而如果你想用平均数来当论据就大错特错了,各个国家的收入或财产分布曲线(lorenzcurve)向来都是呈现指数函数的走势。虽然美国人的平均财产是144,000美元,但由于最富的1%拥有国家38%的财产,最富的10%占71%,而中国的两极分化更加离谱,基尼指数比美国还高,所以光依靠平均数来衡量一个行业、一个国家就太误人子弟了。比起平均数,中位数相对更客观。而100个纯商业学生中那个最中间的人不见得很强。不过那些双学位学生的前途就不可限量了,有些berkeley的精英读一个电子工程学位,一个商学位,看起我一愣一愣的。那些投行当中的佼佼者往往是这些人。

4.人与人之间太虚伪,西装革履穿在身上,甜言蜜语挂在嘴上,千方百计地隐藏自己的弱点,而处心积虑地发掘利用别人的劣势。同事之间优胜劣汰的残酷和庞大的晋级压力对人性带来的扭曲是我受不了的。什么是社会达尔文主义。这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

5.人与人之间太势利——这一点是我最反感的。钱多的客户就百般讨好每天晚上去夜总会“谈生意”,没钱的老朋友却不可能有时间相聚。我不是鄙视投行,而是这种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让人无奈。


(未完,全文共14060字,当前显示145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