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触目惊心的一次性筷子制作全程

一次性筷子就真的很卫生吗。请看看触目惊心的一次性筷子制作全程吧。为了健康。为了森林。为了地球。。。少用或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晶报:不善自省的蒙牛终将走向何方

http://www.xiexiebang.com2012年08月24日12:59晶报微博

汤嘉琛专栏

风波不断的蒙牛公司再陷丑闻。近日,该公司驻义乌销售经理王某因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公安机关刑拘,王某曾篡改3000箱临期纯牛奶的生产日期并全价售出。对此,蒙牛总裁孙伊萍回应称,这一个别事情不会影响到蒙牛的大局。蒙牛官方微博则发布了一份仅有227字的说明,将责任完全归咎于个别员工,既没有表示歉意,也未提及退货或赔偿事宜。

我们已记不清这是蒙牛第几次出现负面新闻了,甚至已记不清“篡改门”是这个乳业巨头今年内第几次犯事了。面对舆论声讨,无论是蒙牛高层还是官方微博,都再次展现了滴水不漏的措辞技巧和令人发指的公关能力——事故被轻描淡写地定性为“个案”,法律责任由“个别员工”全部承担。围观者再次发出“蒙牛真牛”的慨叹,蒙牛公司则“广告照播钱照赚”。

食品的生产日期问题是导致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篡改生产日期的行径,足以让每个消费者感到后怕。但对于隔三岔五就曝出负面新闻的蒙牛公司来说,这起舆论高度关注的事件几乎轻微得不值一提。审视蒙牛公司在“篡改门”中的表现,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这个不善自省的乳业巨头终将走向何方。

在中国乳业的发展历程中,诸如蒙牛这样的公司,几乎遭遇过所有类型的食品安全问题,教训不可谓不多。但是,一方面由于中国消费者过于“健忘”,只需几次降价促销就足以让他们“不计前嫌”;另一方面,乳业巨头们已经垄断国内绝大部分市场,这种无法撼动的市场地位给了它们“目中无人”的资本;再加上食品安全监管失之于宽,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失之于轻,这一切都让“蒙牛”们具备了有恃无恐的底气。

每当谈及食品安全问题,一种比较常见的说法就是企业要有“道德血液”。篡改生产日期事件的启示在于,企业的“道德血液”不仅应该存在于上游的生产和加工环节,同样也应在下游的销售环节自由流淌。如果没有这种自我约束的制度设计和文化基因,即便真能生产出安全放心的产品,也会因为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故而功亏一篑。从这一点来看,篡改生产日期时间绝非偶然,而是一个缺乏“道德血液”的企业迟早会遭遇的危机。

企业的“道德血液”从何而来。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自省,在自省中反思企业的生存之本,在自省中实现价值观回归。一个不善于自省的企业,注定会在资本膨胀和企业规模扩张中迷失自我。蒙牛的发展路径就是明证,将大量成本砸向广告宣传和活动赞助,忽略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忽略质量把控和产品研发方面的投入,最终收获的肯定只能是“不道德的血液”——钱可能会赚得不少,但消费者的口碑却极其糟糕,各种安全问题更是随时有可能出现。

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一次安全事故被曝光,都是企业以自省谋长远发展的契机,关键就看涉事企业在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如何抉择。“蒙牛”们现在需要认清的是,公众的容忍是有限度的,一再挑战公众的心理防线终将自食恶果。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自省是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选择的内容,但企业是否具有自省精神,与质量监管和责任追究等外部因素也有重要的关系,毕竟,只有好土上才能长出好苗。

第二篇:告别一次性筷子《告别一次性筷子》结题报告


(未完,全文共9010字,当前显示138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