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文章标题:首钢搬迁难题 首钢搬迁难题.doc-免费下载

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首钢搬迁难题

大家都以为首钢搬迁的难题是在成本和税收上,其实不然,企业发展在于人,搬迁难的也是人。

张继红是首钢后勤部的一名员工,在首钢工作快20年了,如今京津冀一体化概念再次热炒,让她不禁想起2005年第一次得知首钢生产企业要搬迁到河北的一幕。如今看来,她觉得真不是个事,可是那时候,搬迁就是“天大的事”。

如今,搬迁已经过去8年了,张继红和丈夫每周团员一次的日子也已经过去7年了,那时候,还在读初中的儿子如今大学快毕业了。而首钢已经在河北曹妃甸扎下根,原来的那个首钢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

是惊喜。是无奈。

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如今,“京津冀一体化”被纳入国家战略体系,加上一大批行政审批权的下放,使得“央企总部迁离北京”的言论持续发酵。政府对北京发展和管理提出新要求。消息称,最近中央已经明确将从首都剥离一些非首都职能的企业,中央企业首当其冲。而一些地方政府此时已经开始主动与各大央企联系,欲帮其做好落户准备。

于是,继为了奥运会搬迁曹妃甸之后,首钢搬迁又再度成为话题。首钢宣传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要求采访的媒体特别多,单是采访函他们就收了十几家媒体的,还不算后面陆续递进来的。但是实际上真正得到答复的媒体并不多。

不是首钢不愿意出来说,而是这个搬迁的事能说的都已经说了。

首钢1919年建厂,建国后飞速发展成为北京的骨干国企。大烟囱和大高炉,曾一度是首钢现代化的标志。

这个距离北京天安门仅17公里、占地面积将近9平方公里的工厂,改革开放30年,钢产量从179万吨增加到1219万吨,销售收入从14.43亿元提高到1320亿元,累计向国家上缴利税费576.6亿元。

并且最令首钢人骄傲的是,首钢的纳税额,占到北京市的5%。2004年,首钢的纳税额已经占到整个石景山区的55.4%。首钢与宝钢等钢企,共同组建了我国钢铁产业的第一梯队,首钢也成为北京的骄傲。

但是,随着城市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人们开始意识到城市环境的重要性,作为污染企业的首钢一下就成了众矢之的。首钢的经济效益是明显的,但是首钢每年产生的大量粉尘对整个北京来说,也是一种伤害。

从“十五”规划开始,关于首钢的治理问题就一直在讨论。随后,北京申奥成功,首钢搬迁被正式提上日程。终于,国家发改委于2005年2月18日正式批复,原则同意首钢实施压产、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的方案,并同意在河北唐山曹妃甸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联合企业,作为首钢搬迁的载体。

张继红回忆,申奥成功着实让他们高兴了一阵,但是随后得到首钢搬迁被落实的消息,他们的兴奋劲顿时就减了不少。“尽管大家一直都在讨论搬迁的事,尽管已经做好了相应的心理准备,但是真的到来的时候,还是有些措手不及。”毕竟,那是一个离北京300公里的地方,是一个不能每天往返于家的地方。

之后,当别人都津津乐道奥运会的时候,张继红和她的同事们讨论的则是首钢搬迁的事。心里最不痛快的是张继红的老公,因为属于生产第一线,又是纯熟的技术骨干,所以,第一批搬迁,他就必须过去。

“看到那里的时候,我老公的心都凉了,那是填海建起来的地,荒凉的很。而且一周只能回一次家,他想我和儿子。”家不成家,成了首钢搬迁带给职工最大的困惑。

远方的希望

从1919年到国家规划的2010年,首钢和北京联姻近100年。这一百年,首钢人花费在首钢上的心血那是用金钱衡量不了的。

首钢新闻处处长吴建新对首钢的搬迁曾公开对媒体说,“大搬迁并不是将现有生产设备逐一拆除,再浩浩荡荡地搬到河北省曹妃甸重新组装,而是首钢北京地区产能逐年削减,和曹妃甸现代化新厂逐年建设的‘此消彼长’。相当于在曹妃甸重建一个‘新首钢’,这一大动作预计将耗资500亿元。”


(未完,全文共18546字,当前显示149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