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文学概念”三十年:从思潮到商标

概念,指对于一种既定事实的概括和总结。而在文学创作领域,总有一些比较明显的创作倾向、创作理念、写作技巧、价值观念等,由于达到了一定规模,造成了一定影响,从而被大多数人认可,赋予其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成为一个"文学概念"。

文学概念,过去是经过很多作家的创作实践,逐渐被评论家和读者认识到,且被后者总结而成的,即先有作品,后有概念。如今,随着对作品包装和炒作的日渐深入,文学概念和文学作品的出现顺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作品还未进入读者视野之前,已经出现了完整的策划方案,先打出该书体现(具有)某某文学概念的旗号,然后借此吸引读者,购买而后阅读。

从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至今,时光已经流逝近三十年,文学创作经由稀稀落落的小草终于成长为今天郁郁葱葱的丛林,所经历的文学概念,恒河沙数,正好从另一个侧面描绘了我国文学的发展轨迹。

大而言之,这是一种从思潮到商标的过程——文学概念由最初的文化思潮,到后来的市场商标,写尽了经济基础变革后,文学领域的与时俱进。

它们——曾经影响文坛

伤痕文学。1977年,刘心武发表小说《班主任》,1978年,卢新华发表小说《伤痕》,两者都揭示了"四人帮"在人们生活中投下的阴影,成为后来伤痕文学的代表。"伤痕文学",算得上建国后第一个颇具影响的文学概念。

知青小说。浩浩荡荡的知青运动结束,扎根于广阔天地的青年学生纷纷返城,作家们也开始了艰难的反思。梁晓声的《今夜有暴风雪》《年轮》《雪城》,张承志的《金牧场》,从维熙的《北国草》,叶辛的《孽债》,都深刻探讨了"知青运动"产生的巨大影响,生动记录了只属于那个年代的无法复制和再现的悲欢。90年代初期,新的一代,知青小说影响力减弱,知青文学成为了文学史上的名词。

改革文学。进入上世纪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风起云涌,作家们从对历史(知青运动)的关注中回过神来,开始关注现实中的改革与发展。改革文学应运而生。开山之作应该数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张洁的《沉重的翅膀》,李国文的《花园街5号》以及陆文夫的《围墙》,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之后,"改革文学"尽管很少再被提起,但近年的众多部反腐倡廉力作,都与此一脉相承。

寻根文学。1985年,韩少功的论文《文学的"根"》发表,可以看成是赫赫有名的"寻根文学"的存在宣言。作家们开始了对民族传统民族文化和民族意识的孜孜不倦的探索,他们坚信"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寻根正是他们要走向世界的必经之路。这一阶段好作品层出不穷。刘心武的《钟鼓楼》,冯骥才的《三寸金莲》,邓友梅的《那五》,韩少功的《爸爸爸》,阿城的《棋王》《孩子王》,其中好多作品被改编成电视剧,同样精彩。"寻根文学"由于过分穷究细节,对真正的"民族性"并没有更高层次的发掘和概括,几年后逐渐衰落。

新写实主义。在此之前,作家一直关注着社会生活的大气候与大变革,而从池莉等人开始,鸡毛蒜皮的市井生活成为作品的主题,"新写实主义"让文学从宏观进入微观,这对于大多数敏感、细腻、具象思维胜过抽象思维的女性作家来说,可谓找到了创作突破口。池莉的《烦恼人生》《来来往往》,方方的《风景》,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平凡琐碎的生活经过作家以无所不在的自由人的角度叙述,让读者找到了更多共鸣。


(未完,全文共17517字,当前显示135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