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文章标题:关于黑龙江省秸秆综合利用的调研与政策建议 关于黑龙江省秸秆综合利用的调研与政策建议.doc-免费下载

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黑龙江省秸秆综合利用的调研与政策建议

多年来,由于对农作物秸秆在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的作用以及秸秆的资源价值认识不足,导致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程度不高,特别是秸秆还田和资源化综合利用的激励政策不到位,使秸秆焚烧现象一直比较严重,土壤有机质和耕地质量在不断下降。从黑龙江省近年来的情况看,焚烧秸秆不仅对于空气质量产生较大影响,使季节性雾霾加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质量的提升。对此,应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经过实地调研和分析,本文就农作物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和提升耕地质量的有关政策提出建议。

一、黑龙江省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情况

黑龙江省是粮食生产大省,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高产创建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普及以及种植结构调整趋于合理,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上台阶实现了“十一连增”,农作物秸秆产出量也随之增加。2014年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1亿亩,占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95%。2014年全省秸秆总量(风干重,下同)9000多万吨,其中水稻、玉米、大豆三大主要农作物秸秆量就达到8800吨,占全省秸秆总量的97%。从地域分布看,秸秆资源广泛分布于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等粮食主产区,其中主要集中在哈尔滨市、绥化市、齐齐哈尔市和农垦系统,其秸秆量占到全省的三分之二左右。

从以往黑龙江省农作物秸秆利用的情况看,主要是以传统方式为主,总体上是3∶3∶3∶1结构,即:用于农户炊事采暖燃料等能源化利用的占30%左右;用于畜牧业饲料的占30%(主要是玉米和大豆秸秆)左右;在田间焚烧或腐烂变质占30%左右;用于秸秆还田、工业原料、食用菌基料等占10%左右。

近年来,为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进一步提升土壤有机质,黑龙江省利用国家现有相关政策,积极开展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秸秆能源化利用等技术普及推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秸秆能源化利用、秸秆捡拾打包等技术的示范推广,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使部分地区的秸秆焚烧问题得到缓解,耕地质量也有了一定改善,同时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采取的主要措施和途径是:

(一)秸秆还田

一是秸秆机械收获直接还田。随着黑龙江省田间全程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机械化收割面积的逐年扩大,特别是大型农机合作社和种植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秸秆机械收割直接还田面积逐年增加。2010年以来,黑龙江省先后有22个县(市、区)实施国家秸秆还田腐熟补贴项目,实施面积累计为169万亩,主要对农户或专业合作组织实施秸秆还田购买秸秆腐熟剂补贴,每亩补贴15~20元。近年来,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在肇东、双城、呼兰、望奎、绥棱等5个县(市、区)开展耕地地力监测与建设试点,主要通过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三年定点建设,探索耕地质量提升长效机制。国家和省级试点项目实施效果表明,实施秸秆还田,可以使土壤有机质提升0.05~0.2个百分点,第

二、三年增产4.8~10.6%。试点项目的实施,进一步调动了农民实施秸秆还田、培肥地力的积极性,有力推动了黑龙江省秸秆还田发展进程。2014年全省秸秆直接还田面积接近7000万亩,秸秆归还量1100万吨,占全省秸秆总量的12.5%,其中:玉米秸秆直接还田面积3200万亩,秸秆归还量500万吨;水稻秸秆直接还田量2900万亩,秸秆归还量446万吨;大豆秸秆直接还田面积900万亩,秸秆归还量76万吨。

二是秸秆造肥还田。目前,全省利用秸秆进行生物发酵或传统堆沤造肥数量30万吨左右,占全省秸秆总量的0.4%。主要分布于农家肥积造基础好、城郊菜地或绿色食品基地的农民有施用农肥习惯的区域。


(未完,全文共23641字,当前显示148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