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文章标题:5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5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doc-免费下载

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5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摘要]中华民族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两个阶段性目标的实现,是完全具有现实的可能性的,这一自信,既非妄自尊大,又须有“三个自信”的保障。“道路自信”是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有独特性,又蕴涵着丰富人类文明的重要价值,使我们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理论自信”是坚信马克思主义具有时代价值和比较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制度自信”是坚信我们的基本制度具有比较优势,可以丰富和发展人类的政治文明。理论自信是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的思想基础,而理论自信须以理论自觉为前提。

[关键词]民族复兴阶段性奋斗目标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觉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以更明确的语言,宣告了中华民族在本世纪实现民族复兴的两个阶段性奋斗目标,这两个阶段性奋斗目标与两个百年相关,这就是在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建国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常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在可预期的将来,也就是这两个阶段性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谈到这两个阶段性奋斗目标时,第一次用了“三个自信’’来表达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坚定信念,这就是“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一、中华民族复兴两个阶段性奋斗标的实现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基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走过道路的所取得成果的回顾,我们可以断言,中华民族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两个阶段性目标的实现,是完全具有现实的可能性的。“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共产党顺应民意和时代潮流,恢复了因“文化大革命”而被中断十余的、由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确立的“到本纪末,实现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科技和国防”这“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然而,随着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以及对国情和十年动乱所造成的破坏的严重性认识的深化,邓小平意识到,再过20年就实现“四个现代化”,是难以达到的目标,于是,他开始重新设计中国的发展战略。1979年12月,邓小平在会见来访的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调整了到20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的基本目标,他说:“我们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最低目标,是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所谓小康,从国民生产总值来说,就是年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对于这一目标,邓小平又考虑“大体上分步走,前十年打好基础,后十年高速发展”亦即到1990年,先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从1990年到2000年,再翻一番。他的这些设想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被作为战略任务确定了下来。经过几年的实践,十二大确定的战略目标被证明是有可能实现的。为了增强战略任务的连续性和预见性,邓小平又提出第三步战略目标。1987年4月,他在会见外国客人时说:“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为此,党的十三大确认了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和步骤:第一步,到1990年gdp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00年再翻一番,

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再翻两番,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未完,全文共17027字,当前显示134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