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文章标题:郑州博物馆华夏古乐观后感 郑州博物馆华夏古乐观后感.doc-免费下载

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郑州博物馆华夏古乐观后感

非常幸运的能在大三下学期接触到《音乐鉴赏》这门课,老师第一节课就给我们讲述和分析了《梁祝》,听老师分析完之后对《梁祝》真是一改往日见解,音乐其实就是一个人生的缩影,在音箱的颤动下一段段优美的旋律不仅仅是涌进了耳朵,还涌进了我们的心房。仿佛内心都随之产生共鸣,而且真的感觉乐器是活得,仿佛会说话一样。以前听歌曲都是流行什么听什么,从后来没有慎重的仔细的去选择,去感悟。在老师给我们领进古典音乐之门的时候,他又想给我们更具体的更切肤的感受,所以带领我们一起去观看了河南博物馆的华夏古乐演出。开始的时候由老师给我们做讲解演出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的乐器和背景。

演出的第一部分是中国音乐的起源与贾湖骨迪。在讲到骨迪的时候老师还给我们放映了幻灯片,使我们了解到骨迪的历史,它是笛子的一种,也是最早的乐器,用鹫鹰翅骨制成,它是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村新石器遗址发掘出来的。它们是用鹤类尺骨制成,大多钻有7个孔,关于孔有两种意见,一种是经验刻画出的孔的距离,另一种是精确计算得到的距离。至今还为明确。讲完了骨迪演员们就开始了表演,出现一个骨迪演奏者在高处吹奏,笛声悠扬,下面出来了很多人膜拜,像是对待神明一样的崇拜、服顺。后来演奏者走下来到他们的中间,他们又对待骨迪如圣器一样。在上千年以前古代人就可以创造出这么伟大的乐器足以见得他们的智慧和对乐器的追求。第二部分是先秦的青铜乐与诗经。在一进大厅的时候就看见了很多不知名的乐器,我们开始根本不知道叫什么,只是在电视中见过,后来才知道王孙诰编钟、虎座凤鼓等等,由于不够专业不够了解有些乐器是在记不得名字了,台中出现了一个穿古装的演说者,又邀请同学去亲身感受,给大家讲解并且试着敲击。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还告诉我们什么是“乐之八音”即是“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第三部分是隋唐音乐与唐宋诗词的吟唱。对于诗《诗经》我们初中就已经开始接触了,我们所了解的只是作为古诗词的欣赏,原来最早的诗经是作为歌词的形式出现的。宫中有专门的人负责去民间采集,然后把诗经谱曲再弹奏。

虽然我们对音乐的专业水平不高,但是每个人的生活都缺少不了音乐,学了音乐鉴赏的课增加了我们的感性和对音乐的基本欣赏,观看完了演出使我们的心灵得到了震撼,也不得不慨叹古人的智慧。

第二篇:郑州博物馆华夏古乐有感姓名:胡军笑学号:540904020111班级:电化学09~01

《华夏古乐观后感》

华夏古乐观后感

音乐所表达的是无法用语言描述,却又不可能对其保持沉默的东西,音乐就像人类的另外一种语言通过其曼妙的音符来传递人们的喜怒哀乐表达悲欢离合。同时音乐又是文化与人类智慧的结晶,通过这些和谐的旋律表达对未知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渴求。从高山流水遇知音到华夏乐章的奏响一路走来中国古典音乐在现代生活节奏的冲击下已布意阑珊举步维艰但当闭上眼睛摒弃快餐式生活带给我们的浮躁和狂热独自面对内心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古典音乐所特有的那种古朴纯粹以及那种来自生命最本质呼声的圣洁。

古笛声声沁人心脾,伴随的一声悠扬的古笛我们穿越时空仿佛来到了人类最原始的生活状态,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淳朴,清风明月小桥流水的淡雅,虽然简单却也反映出了古代劳动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祥和。在陶损陶鼓的合鸣下先民们对神灵的膜拜犹如一道划破黑暗的曙光纯粹而又虔诚,温暖而又充满希望,那种对生命的热爱之情油然于心,对生活的渴望跃然于情。也许只有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能表达那一刻的心情,表达对那种生命的纯粹的敬仰。


(未完,全文共5321字,当前显示146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