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从十八届三中全会看当代中国政治转型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李子宏机械电子工程学院2011084040001

一、摘要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所谓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是使国家治理体系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国家治理者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制度治理国家,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国家的效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求我们及时更新治理理念、深入改革治理体制、丰富完善治理体系、努力提高治理能力。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已经沿着邓小平开辟的改革路线,在优化政府治理与发展渐进民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并基本维持了优化治理与渐进民主之间的平衡,在追求高效治理的同时也保证了民主政治的适度发展。

二、关键词:政治发展政治转型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三、引言

中国在进入改革开放时代以来,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推动经济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各级政府的重大政治任务。邓小平曾经强调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

⑴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⑵治问题。”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就必须改革政府机构,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优化政府治理。这些已经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那么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贯彻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现代化战略的二十余年中,是否也相应地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呢。政府治理的优化和民主政治的发展能否并行不悖。

四、正文

⑶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原来政府更多强调管理,现在更强调治理这个新概念,是在中央文件里正式强调治理的核心价值。原来强调加强管理的能力,是讲加强政府的管理能力,往往一说加强政府的管理能力,就是加强政府的监管、管控,但现在强调是加强国家的治理能力。按照学术界的讨论,治理的概念实际上包含共管、共治的含义。就是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共同来管理社会,是共管共治的概念,实际上是政府、社会和企业共同合作,共管共治。

⑷让我们回顾历史。改革伊始,发展民主曾经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而受到强调。进入八十年代之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政治体制改革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并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中设计了以政治民主化为目标,以党政分开为主要突破口的政治体制改革方案。但在八十年代中后期中国的经济改革遭遇挫折、社会问题不断恶化之后,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体战略选择,展开了一场以要不要政治民主化为核心、以“新权威主义”为主题的大讨论,实际上就是治理优先还是民主优先的讨论。这一阶段,政治稳定逐渐成为压倒一切的目标。进入九十年代以后,虽然没有出现八十年代那样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政治体制改革构想和行动,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由此带动的社会与政治转型则更为全面和深刻。

要同时实现政府治理的优化和民主政治的发展,中国就必须实行政治转型。从当代政治发展的这些情况来看,我国的政治发展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中国在维持权威主义体制的同时,进行了大量的政治改革和政治创新,在加强党内民主、完善人大制度、扩大基层民主、保障公民权利等方面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这体现了我国政治发展双重性的特征。


(未完,全文共7876字,当前显示137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