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摘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它内在的规定性和特征。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面临资源形势严峻、环境污染严重等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加强法制建设,转变发展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开发生物质能,加强科学研究,制定相应政策。

[关键字]资源型社会;节约型社会;友好型社会

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且提出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认真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的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经验,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不仅是建设小康社会和提高广大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然要求。

一、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内涵

节约型社会是相对于资源耗竭型社会的一种新型社会形态,其核心就是节约资源。与过去强调的勤俭建国相比,建设节约型社会内涵更广泛,层次更高,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节约具有双重含义,一是杜绝浪费;二是在生产消费过程中,用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创造相同的、甚至更多的财富。这种节约要求彻底转变现行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行深刻的技术革新,真正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相比,环境友好型社会更为关注生产和消费活动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强调人类必须将其生产和生活强度规范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之内,强调综合运用技术、经济、管理等多种措施降低经济社会的环境影响。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科学内涵的核心内容是,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最终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未完,全文共3113字,当前显示102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