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五水共治”的战略意义与实现路径范文合集

“五水共治”的全国意义

浙江省开展“五水共治”3年多来,“治污水”重拳出击,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优质水比例越来越大;“防洪水、排涝水”重点突破,洪涝灾害基本得到控制;“保供水、抓节水”强力推进,水资源供求基本平衡,饮用水质量稳定改善,水资源效率明显提高。“五水共治”真正体现了“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实干精神和先锋意识,形成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可学习、可推广、可复制、可移植,对全国不乏借鉴意义。

切实谋划多重水危机的共同解决

从治水客体看,我们必须树立“系统治水、统筹治水”的理念,坚决反对“单一治水、局部治水”的思路,切实谋划多重水危机的共同解决。

治水历来是国泰民安的重要保障。古代的治水重点是防洪排涝。现代社会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增长,水危机不仅表现在水安全危机上,而且表现在水环境危机、水资源危机。因此,浙江省委提出并实施了以治污水(策解水环境危机)、防洪水(策解水安全危机)、排涝水(策解水安全危机)、保供水(策解水资源危机和水环境危机)、抓节水(策解水资

源危机)为内容的“五水共治”方略。

“五水共治”运用系统思维方法。由于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单独追求某一个问题的解决是低效率的,而且几乎是不可能的。既然治水的五个方面具有内在联系、互为因果,就要采取联系的、发展的思维设计治水目标、治水工程、治水途径、治水方法、治水制度。治污水直接影响保供水,对于水质性缺水的区域,污水治理好了,水资源供给就有保障了;治污水直接影响抓节水,污水经过治理是可以回用的,回用水比例越高,取用水比例就越低,就实现节约用水的目的。保供水和抓节水是水资源的两种管理方式,前者属于供给侧管理,后者属于需求侧管理,两者有机结合正好实现了供求互动。抓节水对治污水具有重要影响,通过节约用水,可以保障生态用水,也减少污水排放。防洪水和排涝水本身就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排涝水做得好就保障了防洪水工作,防洪水做得好就减轻了排涝水的压力。

“五水共治”具有范围经济效应。经济学原理指出,当同时生产两种产品的费用低于分别生产每种产品所需成本的总和时,就称为范围经济。同样,当“五水共治”的费用低于五种水分别治理的成本总和时,就具有范围经济效应。实践证明,统筹谋划“五水共治”,就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单打独斗式的治水工作,就可能出现事倍功半的结果。浙江

省“五水共治”正是按照系统思维观,统筹谋划治水的五个方面,在治水工作中充分彰显了生态效益——保障水生态安全和改善水环境质量;经济效益——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实现治水目标并以治水带动经济转型升级;社会效益——保障饮用水和水环境等基本民生需求并解决水安全问题。

“五水共治”防范政府行政壁垒。确保水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政府治水体制上往往存在“九龙治水”的局面,例如,水利部门管水的数量,环保部门管水的质量;国土部门管地下水,水利部门管地表水。曾经流传的“水利不上岸,环保不下水”就是片面治水、局部治水、单一治水的典型。浙江省“五水共治”有效解决了“多龙治水”所存在的行政壁垒,切实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一龙治水”效应。这也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真实写照。

切实构建起激励相容的制衡机制


(未完,全文共4130字,当前显示135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