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XX年度县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主持讲话稿

理论物理是华中师大的传统优势学科。1979年,以刘连寿教授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参加北京层子模型集体研究的学术根底,在华中师范大学组建了粒子物理研究室,并在国家恢复学位制后于1981年成为首批获理论物理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1986年获理论物理博士学位授予权,同年建立粒子物理研究所。1994年获准设立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1998年被批准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同年获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批准设立了“国家理科(物理学)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作为“211”重点学科立项建设。以本学科点为核心,2003年获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2007年获“理论物理”国家重点学科。

本学科点开始的研究方向是强子结构模型理论。曾于1981年、1983年两次在武汉举办了强子结构研讨会,这是当时历史环境下的全国性大会。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本学科点有两个关键性的发展:其一,刘连寿教授和柏林自由大学孟大中教授合作在研究高能多粒子产生方面提出了著名的“三火球模型”,得到国际公认,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这标志着本科学点的研究进入国际前沿。其二,刘连寿教授洞察到李政道先生在国际上倡导的通过重离子碰撞改变物理真空,探索解除夸克禁闭生成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亦称夸克物质),是正兴起的大学科,于1983年主持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相对论重离子碰撞研讨会”,邀请了这一方向的领军学者l.mclerran来武汉讲学,倡导本学科点从实验和理论两方向开展高能重离子碰撞与夸克物质物理研究。随后,本学科的理论组在国内率先进入了夸克物质理论研究的前沿,实验组先后加入了sps、rhic和lhc的有关国际合作组,为理论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从而,本学科点形成了两个主体性的研究方向,即高能多粒子动力学和夸克物质理论。另一方面,通过专业的交叉和重组,在本学科点形成了新的研究方向,如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理论、非平衡统计物理和核天体物理等,构成了理论物理研究群体。在开放性、前瞻性地发展学科的思想指导下,到新的世纪之交,本学科点进入了以年轻学者为学术带头人和主体的蓬勃发展时期。主要标志是在physicalreviewletters上发表了十多篇有较大国际影响的科学论文,做出了若干个受到国际大型实验检验的国际领先成果,同时完成了一批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形成了一个活跃在国际前沿的研究团队,为我国在夸克物质这个国际重大研究领域内取得有重要学术地位和发现qgp这一重大事件中占有一席之地作出了贡献。


(未完,全文共3547字,当前显示108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