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对近年来贪污贿赂犯罪的调查分析报告

关于金融系统贪污贿赂犯罪的调查报告

近来年,金融系统的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职务犯罪案件不断发生,且呈上升趋势,不仅扰乱了金融秩序,使国家财产蒙受巨大损失,而且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健康发展,应引起高度重视。我利用节假和休息日到当地检察院和金融系统进行走访、调查,针对金融系统贪污贿赂犯罪的特点、危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一、基本情况

和特点

(一)犯罪数额大,危害严重

银行是经营货币的场所,是直接管理资金的职能部门,由于其职能的特殊性和工作上的便利条件,金融系统工作人员大都直接管理和经营货币,利用职务之便进行犯罪活动机会多,涉及金额也大。

(二)犯罪手段隐蔽,犯罪案件多为共同私吞“小金库”

金融系统基层机构是开展各项业务的“窗口”,长期以来,由于点多、面广、人员杂、职业素质较低,加之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等原因,致使金融基层机构负责人对收入隐瞒不报,私设“小金库”,从而为滥发奖金、挪用、甚至私分国家财产大开方便之门。并且大部分“小金库”由有帐记载发展到不建帐或建帐后销毁,对“小金库”支配随意性强,犯罪手段隐蔽。

(三)犯罪动机有由贪图享乐型向投资营利型发展的趋势

随着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金融工作人员因经济拮据违—1—

法犯罪的极为罕见,绝大部分犯罪人员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不满足于现状,企图谋取更大私利。同时,有的金融系统人员挪用、贪污公款不直接用于个人享乐,而是用于个人、亲友投资营利活动,并在这方面有发展的趋势。

二、金融系统职务犯罪案件频发的原因

(一)主观上经不起金钱的诱惑

金融部门作为经营单位,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不少单位思想、法制工作薄弱,致使工作人员思想不坚定,意识不强,对于什么是违法犯罪模糊不清,在金钱面前,动摇不定,经不起金钱的诱惑。

(二)客观上有掌握财钱的便利

常年从事金融业务,客观上为职务犯罪提供了便利条件,有一种不捞白不捞、不要白不要的想法。以福利、辛苦费等名义,或以“红包”的形式发给个人。

(三)有章不循,违章不纠,内部监督不力,致使犯罪分子多次作案,屡屡得逞


(未完,全文共3126字,当前显示88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