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迎接中学生物科学教育改革的挑战

距离21世纪的到来,已是屈指可数的时日了。当许多中学生物学教师沉缅于抱怨生物学科高考的不幸取消,希冀有朝一日得以恢复的思绪之中时,由于经济的全球化、知识产业的兴起、信息社会的来临、全球生态危机的加剧,已经对人的教育提出了一些全新的概念,科学教育和生物科学教育的改革驶入了高速道。让我们看一看美国的2016计划(立足于21世纪来改革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的计划,始于1985年,准备用25年的时间来完成)中的若干提法:

——计划充分考虑到从幼儿园到大学前(k—12)的这一教育系统中的所有学生、所有年级和所有方面。计划是将注意力集中在科学素质上而不是集中在比较狭义的“科学学科”上。

——改进教育,特别是改进科学与技术教育,把学生培养成能在一个高技术世界工作而胜任愉快的人才,使美国成为一个在高技术世界中有竞争能力的国家,这是十分重要的。

——2016计划的科学素质观与美国典型的科学课程所体现的科学素质是大相径庭的。并没有局限于学校中那些具体的科学学科里,而是对科学素质观作了广义的解释,着眼点是集中地放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数学和技术中相互联系起来的理解上。它还进一步包括了有关科学事业自身的性质、科学发展过程中意义异常重大的一些历史事件以及贯穿于科学、数学和技术中的一些理论问题方面的知识。

——只有那些有科学素养的人才能分享到发现我们是谁、我们在哪儿、我们如何与所有生物和睦相处以及如何与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睦而居时产生的愉悦之感。

以上都引自美国2016计划主持人f·詹姆斯·卢瑟福的《2016计划实施10年回顾》,摘引这些话,不是要说美国的科学教育多么好,事实是美国既是经济上的强国,也是科学技术上的强国,却率先要进行庞大的科学技术教育改革计划,而且目标是如此明确(在高技术世界中工作而胜任愉快的人才,在高技术世界中有竞争能力的国家),重点是如此突出(科学素质的提高),途径是如此明晰(科学素质的培养不能拘泥于学科教育,要从广义上重建培养科学素质的课程),而有科学素养的人,应该认识自己,认识环境,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也许我们还应该看到,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今天,一个经济和科技强大的国家输出的不仅是它的产品,通过它的产品还体现它的文化、价值观念。我们当然不会全盘接受它,而作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通过自己的教育改革而强大起来,立于不败之地,进入世界的先进行列,不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吗。


(未完,全文共3422字,当前显示101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