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青春与水利事业共奋进

与祖国共奋进

——黑龙江科技学院自强不息创业创新办学精神溯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正当科技人在“绝境”中苦苦寻找攀岩之路时,《中共中央、国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实施,学校党委抢抓“高等学校可以到异地合作办学”的历史机遇,在调查了30余所国内外高校的成功经验之后作出了“到哈尔滨寻找合作伙伴、扩建校区”的果断决策。在2000年5月顺利“兼并”了省煤校和哈煤研所、成功在省会伸出两支触角之后,命运之神把学校拉到了哈尔滨糖厂这篇建立与清朝末年、历经百年沧桑已告破产的废墟之上。从此,学校在上级没给一跳政策、国家没给一分钱支持、哈尔滨没有一个重量级人脉资源的情况下,怀揣着几代科院人迁校愿望,踏上了建设哈尔滨校区的征程在美丽的松花江畔播下了绿色的希望、收获了丰硕的果实、培育了红色栋梁、成就了金色梦想。

开弓没有回头箭

哈校区购地协议刚刚签订,学校党委就确定了“边规划、边建设、边融资、边办学”的战略。2001年春节刚过,当别人还沉浸在亲朋团聚、欢天喜地过大年的喜庆氛围中时,时任党委书记宋长生和校长赵国刚同志就带领着哈校区筹建人、融资人踏上了开往哈尔滨的列车。离开了鸡西那片故土时他们不知有家,踏上哈尔滨新校区后他们不知有身,拿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信念,发扬煤炭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顶风雪、冒严寒,住厂房、吃食堂,赶蚊虫、战“非典”,在一片荒草无人、垃圾成山的废旧厂区吹响了“二次创业”的号角。为了争取建设资金,融资人常年离家在外,天当房、车当床,把家安在火车上历经无数次的战战兢兢、大喜大悲,无数次的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可谓是历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走尽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确保了建设资金的到位和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为了确保建设工期,筹建人宁可把嘴皮子磨破、鞋底子磨穿、车轮子散圈、腰杆子坐弯也要确保建设工期,不舍昼夜、没有冬春,白天穿梭于建筑工地,晚上在工棚挑灯研究图纸,年逾五旬的党委书记10次流下眼泪、两次昏倒在卫生间,有的领导心脏被压憋出病仍然靠前指挥,

有的同志住在简陋厂房睡觉时耳朵被老鼠咬穿,可谓是“字字都有酒精味、行行都有车辙印”,确保了各项建设工程的如期交付使用。为了建设“阳光工程”,坚持严把“规划关、设计关、资金关、材料关、工期关、施工关、质量关、廉政关”,见车做到筹建办审计、学校审计、会计事务所审计和政府审计相结合,可谓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确保了“楼起来了、人没有倒下去”,也得到了省委巡视组、省财审部门的高度评价和广泛宣传。

团结山变玉协作土变金


(未完,全文共4993字,当前显示107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