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生态文明建设与毕节试验区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建设”作为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之一,在试验区成立之初,就把生态建设放到突出重要的位置,把能否尽快停止人为的生态破坏,并逐步走向生态的良性循环,作为评判试验区发展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2012年12月,胡锦涛同志再次深入毕节视察工作,对毕节试验区的生态建设作出明确定位,毕节地处长江、珠江流域上游,生态文明搞得好不好,不仅关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更广大区域的生态安全,明确指示,毕节要创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生态建设”作为毕节试验区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重要组成部分,在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毕节将沿着生态立市的道路奋勇前行,加大对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扎实推进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建设,建立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努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

一、生态恶化让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毕节经济社会发展陷入困境。毕节地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区,山高坡陡,河谷深切。遍布山间的麻窝地,挂在陡坡上的旮旯地,都是些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地”,受到传统“造耕地、种粮食、饱肚皮”的自给半自给的小农经济意识的影响,“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等短期生产方式一时盛行,这种乱砍乱伐、毁林毁草开荒等掠夺性生产多年不止。且伴随着人口的膨胀越演越烈,最终形成了“越穷越生,越生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过度的开荒,导致本来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生态环境遭到灾难性的破坏。1987年,毕节地区土地垦殖指数高达

46.2%,森林覆盖率仅14.94%,水土流失面积达16725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62.28%。生态恶化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乱砍乱伐、毁林开荒等掠夺性生产方式越演越烈,导致森林资源锐减。据1985争森林资源二类清查,全区森林面积为343.47万亩,比1957年的517.2万亩减少173.73万亩,减少33.59%,森林覆盖率由12.84%下降为8.53%;灌木林428.41万亩,比1957年的598.75万亩减少161.34万亩,减少27.30%,林灌覆盖率由1957年的27.49%下降到19.17%。草场资源减少。全区有草场744.97万亩,比1957年的1127.79万亩减少382.82万亩,减少33.94%,草场严重超载过牧,不仅产草量低,草质越来越差。


(未完,全文共5460字,当前显示122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