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长沙会展公司展览设计在造型选择上需要注意的问题

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默认分类2008-10-1322:05:59阅读26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钻研、吃透教材被严重地轻视

不少教师备课、课文读不了几遍,就匆匆设计教法,设计课件,有的则是从网络上下现成的教案,进行拼凑组合,因而在教学中出现:①肤浅不到位,甚至于有偏差;②到位不深刻,没有独到之处;③深刻不全面,三维目标缺失,于是多存在“六多六少”现象。针对以上问题,谈谈个人看法:

先说备课:

1.

去除形式化。(统一的模式,程式化的要求,只能助长教师复制教参,抄写教案的风气形成。)

去除管理上的形式化,教学管理不要局限在检查教案上,看教案也不能停留在纸面上,数字数、课数、看格式、书写、查教案的时间、进度等。应该看:针对每一课教材是否理解,训练是否到位,此案有无特色。

去除内容上的形式化,从教师备课内容的结构来看,一般有这么几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

去除程式上的形式化,从备课的流程来看,一般是读教材,接着看教参,然后写教案。

我们提倡。设计有特色的,切合实际的,有效教案,可以是简单几条,可以在书上、本上,只要有助于教学的地方,但必须实用。

2、吃透教材,要深挖教材的教学价值

语文教材与其他学科的教材不同,教学目标不是明显地摆在那里,而是需要反复研究教材,进行挖掘。无论是知识能力方面,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无论是工具性方面,还是人文性方面,其教学点都隐含在文本中,因此,教师备课时必须吃透教材。

(一)必须熟悉整套教材。备课时,教师不仅要仔细探寻每篇课文文本,而且还要尽量地涉猎与文本相关的其他信息材料,不仅要探寻本课的教学知识点,而且还要探寻本单元、本册、全套教材的整个知识体系。教师可在三个不同的层面上进行备课。

针对整套教材备课,依照课标,明晰整个小学六年的总目标和总任务。

针对每册教材备课,提出学期重点,教学目标和任务。

针对每篇课文进行备课,提出具体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二)必须反复读教材。教师在备课时对于教材不仅要研读,而且要朗读,通过研读,把握文本的内涵要旨,掌握课文内容,理清纹理脉络,明了课文的写作特点,通过朗读,促使自己尽快地进入课文,入情入境,在吟咏中感觉文字的韵味,体察作者的情感,找到授课的心理感悟点。

(三)必须按照“整体——局部——整体”的规律去解剖教材,先从整体入手,概览文本,再深入文本的局部,感知具体内容,理解语言要素,体会情感意蕴。最后跳出文本,把握文本主旨,概括文本特质,评价文本价值。

(四)明了教材中有什么和缺什么,在教材的简略处求扩展,省略处求补充,概括处求具体,暗含处求明朗,空白处求生成

3、上课时,力求克服“六多六少”现象

①教师问得多,学生质疑少

在理解教材,细化教参,充分给足学生自学、交流时间的基础上,设计提问要少而精,最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切记不要越位和滞后(问题难度大或低水平重复)。我们主张:学生已经会的不需要教,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不必教,教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能教。)

②引导理解多,动笔写作少


(未完,全文共3888字,当前显示127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