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公文写作中的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在公文写作中,为了使所提出的观点、主张、见解、办法或措施以及所作的结论(即论点)有理有据,富有论证性和说服力,需要运用相应的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加以论证或说明。它们是公文主旨赖以存在的客观基础,因为只有提供充分而有力的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公文主旨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才能经得起推敲和辩驳,令人无懈可击。离开论据,公文主旨的确立和表达就会失去依托,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要确保公文的质量,充分发挥其应有效用,必须重视对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的运用。

一、事实论据公文中的事实论据是指事物的概况和原委,包括具体的事例和数据。公文写作特别是各种事务性文书的写作,往往离不开事实论据的运用。例如通报,需要陈述相关的事实,据以作出对有关单位或人员予以表彰或批评的决定;写请示时,其请示缘由的陈述也是事实;写报告,其所涉及的事项还是事实,如此等等。至于工作总结、调查报告以及先进人物事迹材料等文种的写作,就更离不开事实。事实胜于雄辩,恰当地运用事实材料,能够使人对公文观点的正确性得到比较充分、具体的理解,增强行文的说服力和表现力。写作实践表明,公文中运用事实论据应当做到如下几点:

(一)真实。真实是公文写作运用事实论据的基础和前提。公文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指导和推动公务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工具,因而其对事例和数据等的运用必须绝对真实,来不得半点虚假抑或粗疏。一篇公文,其所用论据如果失真,就会给决策造成失误,贻害无穷。实践中,这种事实失真的问题并不鲜见。如有篇反映某县委书记廉洁奉公事迹的报告,其中提及该县委书记不论何时、何地,从来不接受任何人的任何礼物。如果说该县委书记拒绝任何贿赂,是一种令人称颂的高尚行为;但说他拒绝任何礼尚往来的礼物就显然与事实不符,因为我们总不能不近人情。公文中事实论据的真实,包括两层含义:

其一,它必须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而且是经过反复核实证明确凿无误的,而不是公文写作人员为着某种目的而随意杜撰的。观点、主张、意见、办法或措施等的提出,必须实事求是,便于执行;对有关背景、经过等的表述也必须完全真实,即便某一细节甚至某一数字等,也必须认真核实,确保真实。否则,就会从根本上失去其应有的说服力,毫无利用价值,甚至给党和国家的事业造成损害。

其二,它必须能够反映客观事物的一定本质,是必然的,而不是个别的、偶然的表象。报告、总结性公文中已然的内容,应反映事物的本质,表明其发展的必然结果;指令性、规定性公文中未然的内容,也应反映事物的本质,表明其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做到真实,就要求公文写作人员必须深入实际,认真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切实获取和掌握第一手材料,而决不能凭借传闻或者道听途说进行写作,更不允许随意编造。同时,还要有正确的思想意识和思想方法,不能随意扬善或隐恶。

(二)准确。所谓准确,就是要确凿无疑,可靠无误。它与上述真实相辅相承,一本所系。准确是公文写作中运用事实论据的生命所在,特别是对于工作报告、工作总结和调查报告等文种,在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总结成绩和经验时,更要求其准确性。包括对人物言论的记述,对有关问题或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起因和结果的叙写,对有关数字、名称等的表达等等,均应如此。如是间接材料,必须反复核实,认为确凿无误后方可使用。此外,要做到准确,还要求公文写作人员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将有关的事实论据恰如其分地描述出来。


(未完,全文共4294字,当前显示142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