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苏北产业结构与布局优化升级路径分析

加大投资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南川区产业发展现状

2008年,南川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5亿元,增长7.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1.8亿元,增长20.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9.7亿元,增长13.9%。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20.8:48.2:31调整为18.5:51.8:

29.7

农业方面一是特色农业产业加快发展,建成30万亩笋竹、15.5万亩中药材、5万亩优质茶园、5.5万亩商品蔬菜、78万头生猪及30万亩优质稻生产基地。二是农业产业化品牌效应逐步显现,以“金佛山”作为商标的贡米、方竹笋、西瓜等深得消费者和青睐

工业方面一是特色工业园区“一园三区”格局初步形成,园区道路、桥梁、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速。二是铝工业配套产业初具规模,石灰石及石类生产项目、肖家沟水库到氧化铝厂区供水工程、南川至水江110kv双回供电线路供电工程等开工建设

服务业方面一是“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现全覆盖,城区、中心镇、一般乡镇、村社四级商贸流通网络体系基本形成。二是生态旅游产业链逐步显现,旅游服务业、旅游商品大力发展,全年接待游客120万人次,增长6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6亿元,增长138%

二、存在的问题

1、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优势不强,科技含量较低,产业链条较短,支撑现代农业的骨干产业体系和龙头企业集群尚未形成,科技对农产品加工业的贡献率不到33%。南川的水稻、中药材、畜禽、蔬菜、茶叶、方竹笋等品种优良,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在重庆和国内有比较优势,但作为重点发展的六大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与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在数量和质量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2、工业产业化发展方面。南川区的产业基础比较薄弱,产业结构有待改善,产业大多是资源型开采加工业,粗放型增长特征较为明显,产业层次较低,缺少真正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一些行业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南川区企业技术开发能力普遍不强,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产品结构单一,高新技术产品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较低,高新技术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高。另外,由于大部分企业和装置规模较小,工艺技术相对滞后,原料结构不合理,设备比较陈旧老化等原因造成南川区大部分单位产品能耗较高。

3、服务业产业发展方面。由于我们发展的后进性,产业发展重量轻质、经济发展粗放、重物质生产轻品牌、商标、专利、信息、市场网络及创新环境等无形财富的生产和集聚,这是传统产业观的典型特征。

三、产业发展思路

1、调整优化工业产业布局

按照特色工业园区“一园三区”的发展格局,工业发展重点布局于城镇经济带,包括龙岩工业园区、南城产业区、水江产业区、南平产业区。

龙岩工业园区。龙岩工业园区是工业增长的核心载体,主要发展以高新技术、新能源开发、新技术研发等产业。

南城产业区。南城产业区以庆岩为中心,以博赛矿业集团氧化铝项目为重点,发展煤—焦—(气)配套产业,形成氧化铝、机械工业产业。

1——

水江产业区。水江功能区依托丰富的铝土矿、煤炭、石灰石、大理石和方解石等资源优势,以黔北地区铝土矿资源为补充,发展以中铝集团氧化铝为主的铝工业、矿山机械等配套产业,切实发挥其区域工业发展的骨干支撑作用。


(未完,全文共4228字,当前显示133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