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企业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思考

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和思考

一、文化的概念及特征

(一)文化的概念。“文化”两字,自古有之。“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化人”、“以文教化”,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广义指人类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成果的总和,包括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狭义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文化是一个群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民族、企业、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现实存在,在文化的创造与发展中,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而文化便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这里的“自然”,不仅指存在于人身之外并与之对立的外在自然界,也指人类的本能、人的身体的各种生物属性等自然性。文化的出发点是从事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进而也改造自身即实践着的人。人创造了文化,同样文化也创造了人。一块天然的岩石不是文化,但经过人工打磨,便注入了人的价值观念和劳动技能。从而进入“文化”范畴。自然生长的花草不是文化,经过人工栽培,修剪成为盆景,就是文化。由此可见,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由此可见,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

(二)文化的特征。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丰富和发展,随着历史延续而流传,随着人类交往而传播。文化的主要特征概括为六个方面:

1、表现的外在性。文化的实质性内涵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文化的外在性。

2、渗透的广泛性。文化存在于人类社会和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存在于政治、经济、宗教、哲学、艺术、道德规范、生活习俗等各个领域。这就是文化渗透的广泛性。

3、传播的社会性。文化通过人的活动传播,文化的传播不受地理、空间的阻挠。文化的传播具有社会性。不同社会,人们接受的文化不尽相同。

4、影响的持久性。文化伴随人类诞生和流传。我们继承着祖辈的文化,生存至今,才会有今天的发展成果。

5、行为的导向性。文化能建立起一套有效的行为模式、执行标准,以及人和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处理方式,对人们的行为起着导向作用。

6、身心的愉悦性。我们在创造文化的同时,也在享受着文化的成果。娱乐文化就是一种能给人们带来身心的愉悦性的典型的文化形式。文化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二、企业文化的概念和构成、属性和功能

企业文化的构成分四个层面。一是物质文化,它是企业赖以依法行政的物质基础。包括办公环境、仪器设备、检徽、制服、局容,局貌等要素。它是基础性的物质保障。二是行为文化,它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包括领导者行为、干部职工群体行为。三是制度文化,企业文化的理念识别系统。包括行业法规、发展理念、领导理念、行政理念、执法理念、服务理念、质量理念、人才理念、制度理念、创新理念、学习理念、团队理念、安全理念、危机理念等。四是精神文化,企业文化的核心。包括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共同使命、共同愿望、行业精神、人本文化、诚信文化、娱乐文化、民生文化等要素。它是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能对行业成员的行为起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二)企业文化的属性和功能


(未完,全文共6713字,当前显示145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